◎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23单元的第一部分试题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 2008年9月27日16:43,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     ]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 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 了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万能蒸汽机”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有轨电车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 观察下图,对其反映的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D.加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
◎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23单元的第二部分试题
  • 有位名人曾放言:“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
    [     ]
    A.这是“大跃进”时的口号
    B.这是类 似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口号
    C.利用航天技术才能够实现
    D.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 “从事京剧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向封建阶级、资产阶 级和现代修正主义文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进攻,锋芒所向,使京剧这个最顽固的堡垒,从思想到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革命。”上述言论的指导思想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事求是”            
    D.“两个凡是”
  • 日记也能证史,特定时代的日记总会烙下时代的印记。1976年,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日记中预言:“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最好时期就要到来了。”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
    A.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定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
    B.“文革”中,受“左”的思潮影响,知识遭到批判
    C.“文革”结束,“左”的错误即将得到纠正
    D.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     ]
    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
    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
    D.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
◎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23单元的第三部分试题
  • 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此,中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
    [     ]
    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照搬西方国家经历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道路
    C.将信息化作为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的全部战略重点
    D.先发展后治理
  •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下图中焚烧“万世师表”匾额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是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是
    [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向科学进军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据人民网报道,广州市教育局最新发表一项专题研究报告表明,经过30年的发展与积淀,全市实现了由“满足型”教育向“优质型”教育的转变,下面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的体现,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 出重要一步,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墨子、孟子等都曾探究过“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材料二 六百多年前,万户绑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47枚捆扎在一起的火箭点燃……这位粉身碎骨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万户”。
    材料三
    材料四 2007年,日本的“月神号”和中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08年美国“月球探测轨道器”和印度“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计划发射;2010年美国的月球软着 陆器、2012年中国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也在发射计划之中。
    (1)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就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对“天”的认识;在欧洲,14-17世纪,人们也开始对传统的“天”的观点进行猛烈地抨击。请以史实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上述两种情况出现的共同原因。
                                                                                                                                                                    
    (2)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辉煌。举出春秋时期到东汉末年,我国天文学领域领先世界的四项成就。
                                                                                                                                                                    
    (3)20世纪60年代,苏联人和美国人先后进入太空,而中国却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简述中国“滞后”的原因。
                                                                                                                                                                    
    (4)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强教兴,教兴国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夏六月,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与博士子弟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才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窃臣衙门设立同文馆以来,迄今二十余年,所有延请外国教习,指授学生各国语言文字以及天文、算学、化学、医学等项,冀于洋务有裨。历年以来,洋教习等均能始终不懈,各学生等因而日起有功,或随带出洋充 作翻译,或升迁外省及调赴沿海各处差委者已不乏人,实属著有成效……查同文馆有翻译书籍十数种,如万国公法、格物、测算、法国律例、化学指南诸书,均系总教习丁韪良暨化学教习毕利干所译。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二册
    材料三 1957-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 ,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他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汉武帝的措施对当时的用人制度和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4)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德国19世纪末的奇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