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20)的第一部分试题
  • “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     ]
    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
    C.重视军事实力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     ]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 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奏折一上立即遭到上谕的批驳。恭亲王(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的说法则有效地削弱反对的声浪,这主要“归功”于他鲜明地提出
    [     ]
    A.“ 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
    B.学习“一艺之末”,将致“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C.“气节”才是“自强之道”,而 不是轮船和枪炮
    D.“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夫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20)的第二部分试题
  • 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①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②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④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 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 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     ]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20)的第三部分试题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 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     ]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 “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梭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     ]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 下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红色中华 
    刘大白(民国七年)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
    [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 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年—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年—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年—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坤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那时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 ,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2)依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