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课时提能演练(选修1.1.2)的第一部分试题
  •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 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 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迁都洛阳
    B.实行三长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
◎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课时提能演练(选修1.1.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范仲淹改革
  •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
◎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课时提能演练(选修1.1.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
  • 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王安石变法中设立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     ]
    A.负责市场税收
    B.调节市场物价
    C.管理对外贸易
    D.控制交易时间
  • 材料一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
    —— 叶坦《大变法》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王安石传》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主要分歧。宋神宗持何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哪一项理财措施最重要?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关于王安石变法令人失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