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高三历史专题十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测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纸杂志
    D.铁路交通
  •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西两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许多富有民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下列四幅图片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     ]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新课标高三历史专题十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测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图为上海外滩建筑),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两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 据某一时期进行的包括社会各阶层853人参加的一项全面调查,395名已婚者中有21人自订婚姻,而在130名已订未婚者中则有20人自订婚姻……在310名未订未婚者中,愿自订婚者为273人。该时期可能是
    [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爵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当今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上述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 新课标高三历史专题十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测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乍,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徒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下图是位于上海金融中心28楼展示中心内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专区:如果100年前,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人了解世博会不可能采用的方式是
    [     ]
    A.充分利用各轮船公司的客轮
    B.增加各地飞往上海的民航班次
    C.通过政府增发的报刊杂志
    D.通过上海装置的无线电台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指破烂的旧衣服)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褴褛而自惭形秽。
    ——摘自《申报》:1873年4月7日《申江陋习》
    材料二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一摘自《申报》:1892年1月18日《中国宜造洋货议》
    材料三 风俗之靡不自今日始矣,服色之奢亦不自今日始矣。溯当立约互市之初,滨海大埠,富商巨贾与西商懋迁有无,动致奇赢。财力既裕,遂于起居服食诸事斗异矜奇,视黄金如粪土,见者以为观美,群起效之。……近今风俗之侈靡日甚一日,较之三十年前已有霄壤之别。
    ——摘自《申报》:1894年3月16日《论服色宜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一中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风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一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1 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2 西装和中山装

    图3 “文革”时期的衣着

    图4 当代绚烂多彩的服饰
    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三中,从图1到图2,从图3到图4,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从上述服饰的变化中,简要总结出中国民众在不同阶段的精神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