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学力水平检测(A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     ]
    A.苏伊士运河
    B.隋朝大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京杭大运河
  • 下列哪一项不是隋文帝统一南北的条件
    [     ]
    A.江南经济大发展,南北差距减小
    B.统一为民心所向
    C.陪文带有天神相助
    D.北方民族大融合
  •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衔蒋赋
    D.任用姚崇为相
  • 唐朝时有许多新的蔬菜品种.大多是从哪里传入的
    [     ]
    A.欧洲
    B.新罗
    C.天竺
    D.西域
  • 后人称谁的诗为“诗史”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是
    [     ]
    A.《茶说》
    B.《山海经》
    C.《茶经》
    D.《齐名要术》
  •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唐朝时出现的大都市
    [     ]
    A.洛阳
    B.长安
    C.上海
    D.成都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学力水平检测(A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史书上记载:“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反映了唐代哪一种生产工具的功效
    [     ]
    A.筒车
    B.水排
    C.耧车
    D.翻车
  • 我国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最早出现在
    [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著名皇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庸玄宗
  •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时。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下列对“坊”的叙述,正确的,
    [     ]
    A.坊是商业区
    B.坊是居住区
    C.坊是酒楼、茶馆
    D.坊有些类似于今天的集市
  • 下列关于赵州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B.赵州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早了700多年
    C.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
    D.赵州桥共由六个大拱组成
  • 下列事件不是在贞观年间发生的是
    [     ]
    A.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
    B.玄奘西游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设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学力水平检测(A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蔹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这是宋人对唐朝哪位书法家的评价
    [     ]
    A.柳公权
    B.褚遂良
    C.欧阳询
    D.颜真卿
  • 请将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诗仙 吴道子
    药王 李白
    画圣 杜甫
    诗圣 孙思邈
    吐蕃 怀仁可汗
    回纥 云南王
    南诏 渤海郡王
    粟末靺鞨 文成公主
  • 列举唐太宗吸取陪亡教训而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列举为我国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四位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隋朝大运河图,读图回答问题。
    (1)这条大运河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
    (2)在上图口里填上运河河段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陪炀帝时为什么能开凿这么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朝文学家皮日休曾写诗云:“尽道陪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认为这条大运河的开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唐太宗告诫他的儿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把君和民的关系比做什么?他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在他执政以后,为了缓和君民关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促使什么局面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知道吗?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臣成为唐朝的谏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朝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从大使、副使到中国的还有学者、学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646年,日本仿照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了大化改新。
    材料二: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庶,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材料三:唐朝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望,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取这一政策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这是唐朝哪一个时期统治的写照?请用一个成语描绘一下当时的景象,以及出现这一景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时期的统治与后来的“开元盛世”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请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