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试卷16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     ]
    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C.出现了“诸子百家”
    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 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
    [     ]
    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
    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 2010年9月10日是中国第26个教师节。近年来有很多网友建议,把每年的9月10日教师节改在孔子的诞生之日。其主要理由可能是
    [     ]
    A.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B.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C.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
    D.主张“民贵君轻”
  •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
  • 孔子在修订《春秋》时,记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表达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     ]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因素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试卷16的第二部分试题
  • 秦汉时期,统治者致力于实现“大一统”,秦始皇的“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的“尊儒”运用隐蔽的柔性手腕。统治者在对待儒学方面殊途同归的原因是
    [     ]
    A.统治者在重武还是重文之间摇摆
    B.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清除异己
    C.皇帝个人的好恶
    D.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的需要
  •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盛行的是
    [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从秦帝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汉武帝完成这一转型的举动之一就是
    [     ]
    A.完善宗法制
    B.首创郡县制
    C.建立统一国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
    A.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D.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试卷16的第三部分试题
  • 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某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某逮捕到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某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     ]
    A.民族气节
    B.宋明理学
    C.克己复礼
    D.依法治国
  • 严复明确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他在这里论述的是宋代
    [     ]
    A.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B.分化事权政策的影响
    C.理学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C.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战国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清初黄宗羲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也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上述思想都
    [     ]
    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
    B.主张“贤明”君主政治
    C.带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D.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 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这里的“变异”包括
    ①指出儒家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②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③崇尚经世致用,形成朴实学风④完全背离了儒家思想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骨有三百六十六节;天有十二个月,人骨有十二大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瞑。天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
    ——《中国哲学与文化》
    材料二:朱子曰:“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只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
    ——《续近思录》
    材料三:“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大上(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
    ——《史记·天官书》
    材料四:“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论述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在材料一中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又是怎样论述这种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三、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说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