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①洛阳②魏③蜀④吴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 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提高
    B.江南的手工业,最重要的是制瓷业
    C.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青瓷
    D.造船业发达
  • 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当时的造船中心是
    ①侯官(今福建福州)②番禺(今广东广州)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建康(今江苏南京)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称为
    [     ]
    A.夷洲
    B.流求
    C.琉求
    D.澎瑚
  • 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
    A.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
  • 下列属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的内容的是
    ①设置堰官管理都江堰②稳妥地处理民族关系③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④派卫温到达夷洲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     ]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 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下列政权中,曾先后统一过南方的有
    ①三国中的吴国②西晋③东晋④南朝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
◎ 2010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 南朝时,南方的造纸业迅速发展。成都是两大造纸中心之一,它主要出产的是
    [     ]
    A.藤纸
    B.宣纸
    C.蜀笺
    D.蔡侯纸
  • 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
    [     ]
    A.建康
    B.成都
    C.洛阳
    D.广州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 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其中哪一个作为都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间最长?
    [     ]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北京
  •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江南开发的重要原因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人口南迁避乱③江南战争相对较少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     ]
    A.春秋、战国
    B.三国、南朝
    C.三国、两晋、南朝
    D.春秋、战国、魏晋
  • 自三国时期,伴随着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
    [     ]
    A.封建国家陷入分裂状态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转移
    C.南北朝之间民族矛盾尖锐
    D.对外贸易起步,与欧洲开始直接交往
  • 下图为风光秀美的会稽山风景区,你知道,三国时期,这里也曾因一项手工业而著名,请你猜一猜当时当地的特产是
    [     ]
    A.蜀锦
    B.藤纸
    C.越布
    D.青瓷
◎ 2010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的第三部分试题
  •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后部分。我国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在台湾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
    A.曹操
    B.刘备
    C.卫温
    D.诸葛亮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是武侯祠对联中的下联,“定南蛮”指的是安抚下面哪一地区的少数民族
    [     ]
    A.今福州一带
    B.今浙江宁波一带
    C.今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
    D.今广州和汕头一带
  • 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帮统称为南朝,南朝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在
    [     ]
    A.建业
    B.建康
    C.临安
    D.宁波
  • 魏蜀吴三国统治者都积极恢复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
    A.改变东汉后期经济状况
    B.加强同少数民族的经济交往
    C.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
    D.保持三国之间的经济平衡
  •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①东周②西汉③三国时的魏④东晋⑤西晋⑥东汉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因为它曾做过六个朝代的都城,下列以它为都城的六个朝代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三国中的吴②宋③齐④梁⑤陈⑥东晋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⑥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⑥①②③④⑤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出出现这样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吴蜀时期,哪些人为江南的初步开发做出了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
    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成都平原的农业也有新的发展。
    ——七上《南方的初步开发》
    请回答:
    (1)材料中描述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状况。你能具体说一说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南方种植的农作物除了水稻,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开发也给江南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破坏,这种开发是应该得到禁止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如何看待经济开发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出自宋朝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材料二反映的农业方面外,宋朝的经济发展还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请各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请你对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不要求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A.破釜沉舟、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围魏救赵、D.七擒七纵等。
    (1)请你再写出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历史成语,填在下面空白E处。
    历史成语:E: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将上述成语A——E按其所反映历史的先后顺序排列,在下面示意图中写上其英文字母代号。如F.退避三舍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