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自测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的口号是
    [     ]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自强、求富”
    D.“实业救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民族工业兴起后,常受官府勒索,有的被迫关门歇业,这说明早期的民族工业
    [     ]
    A.必须依赖封建主义
    B.受帝国主义压迫
    C.受本国封建势力压迫和束缚
    D.发展水平落后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是指辛亥革命后
    B.状元兴办实业体现出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著创业精神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荣氏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软弱和落后的原因是其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 下列各项,不属于近代交通通讯工具传入中国后所起作用的是
    [     ]
    A.促进商品的流通
    B.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D.有利于信息的传达
  •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唐胥铁路,开始时竟然用骡马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后来有人把一个废弃的锅炉改造了一下,制成了简易的火车头,取代了骡马。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骡马力气大
    B.唐胥铁路是专为骡马拉车而修筑的
    C.新式的交通工具开始在中国出现
    D.清政府不了解铁路的用途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自测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在家里上网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
    [     ]
    A.《申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新青年》
  • 民国初年,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子剪去了长辫子。这个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长辫子太脏,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
    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C.所有群众踊跃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争相剪辫
    D.广东的天气太热,人们用这种方式避暑
  • 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的拍摄③《申报》的创办④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种思想表达的精神是
    [     ]
    A.对外国的蔑视
    B.民族自强精神
    C.以中国为荣
    D.立志报国
  • 著名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试图把其主张由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 抗日战争期间,借助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强不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的画作和作者是
    [     ]
    A.《愚公移山》、徐悲鸿
    B.《奔马图》、徐悲鸿
    C.《黄河大合唱》、冼星海
    D.《开路先峰》、聂耳
  • 清政府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局限性主要在
    [     ]
    A.规定儿童七岁才入学,没有认识到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
    B.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体制
    C.课程设置方面经学占的比重大,培养目标还是立足于做官和升学
    D.从课程设置看,新学制下的教育内容中没有涉及职业教育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自测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北京大学是众多学子向往的地方。她不仅在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近代思想界处于领先地位。下列史实能说明北京大学在近代思想界处于最领先地位的有
    ①京师大学堂的创办②新文化运动③五四运动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永远是朋友》歌中唱到“千里难寻是朋友……以诚相见心诚则灵……”以下事例中哪一项与此歌相印证
    [     ]
    A.詹天佑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贷款,克服了资金困难
    B.侯氏制碱法的研究成功得益于朋友的无私帮助
    C.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
    D.严复与达尔文是好朋友,才大力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
  • 近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创办于
    [     ]
    A.戊戌变法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 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
    A.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
    B.停止科举考试
    C.修改晚清新学制
    D.开办京师大学堂
  •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请回答:
    (1)张謇为什么创办大生纱厂?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因素有哪些?阻碍大生纱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民族资本家,你认为中国的民族工业要顺利发展,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识读下图:

    A

    B

    C

    D
    请回答:
    (1)上图中四位人物分别是:图A:__________,主要成就是编成《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其译著《___________》影响最大。图C:_________。图D:___________,他主持修建的_______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图A、图B两位人物分别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他们的共同思想特点是什么?产生这一思想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高官,鲁迅先生对这种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绝的,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毒害下的产物,不过鲁迅先生是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近代社会对科举制度作出中肯的评价。
    请回答:
    (1)科举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举制度的形成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举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何时被废除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多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于今天的教育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天和小刚一起研究詹天佑、侯德榜、严复和魏源四人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小天说:他们都是中国人。他们都生活在近代。
    小刚说:他们都去外国留学过。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
    小天和小刚的观点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