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选修3.2.2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第一部分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这表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
    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首位
    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
    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     ]
    A.遏制理论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 右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的是
    [     ]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B.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C.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
    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 下列有关“两极格局”的评价中,揭示出本质特征的是
    [     ]
    A.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
    B.成立了国际协调机构--联合国
    C.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D.意识形态不同的超级大国在全球的对抗和争霸
  • 美苏争霸不同于英德争霸和英美争霸的特点是
    ①争夺全世界的霸主地位
    ②以核武器为争霸的威慑
    ③以军事集团作为基础
    ④本质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较量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选修3.2.2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  
    [     ]
    A.
    B.
    C.
    D.
  • 促使二战后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反思战争的教训
    ②“冷战”的兴起
    ③朝鲜战争的爆发
    ④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世界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 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角逐激烈,在美洲导致“古巴导弹危机”,对此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
    A.苏联首先向古巴运送导弹
    B.通过双方的谈判与协商,苏联答应撤走导弹
    C.美国出动军队,封锁古巴
    D.由于苏联态度强硬,引发了直接武装冲突
  • 下列属于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缓和”外交中所取得成果的是
    [     ]
    A.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B.召开“中欧裁军会议”
    C.签订“中导条约”
    D.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 2013届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选修3.2.2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 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中,有些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点却互相矛盾。请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出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外政策是在1947年开始实行的,那时宣布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对受到侵略威胁的国家提供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与军事援助。……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伙伴关系和实力是持久和平大厦的两个支柱。谈判则是第三个支柱。因为通过我们愿意同共产党国家以公平和认真的方式讨论分歧的态度,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地说明我们是致力于和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1981年,里根声称,对苏联施加经济压力,……以使苏联领导人削减军费,并逐渐缓和它们在世界上的行为,尤其是在阿富汗问题上。
    ——《冷战时期美苏贸易》
    材料四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会不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世界历史》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最后一句话,美国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列举该政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布什所说:“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其本意是什么?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爱因斯坦回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原子弹的制造方面,我所参与的就只一件事:我签署了一封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在那封信里我强调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来实现原子弹的制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人类的一大恩惠。”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爱因斯坦对原子能使用的态度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原因。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公里,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柏林墙”建立相关的国际形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归纳“柏林墙倒塌”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
    材料二 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
    材料三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近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
    请回答:
    (1)最早拥有核武器的是哪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世界人民提出什么警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