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训练题:杰出的科学家(选修4-3)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 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提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已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训练题:杰出的科学家(选修4-3)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下面是几枚不同国家发行的邮票:
    材料二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请回答:
    (1)“牛顿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顿的成就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今天的科学发展来看,爱因斯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训练题:杰出的科学家(选修4-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及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