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属于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的是
    [     ]
    A.明清时期的倭寇劫掠
    B.1894年的甲午战争
    C.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D.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 光绪诗句“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
    [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 直接导致日军夺得黄海制海权的事件是
    [     ]
    A.邓世昌的牺牲,致远舰的沉没
    B.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的失败
    C.北洋舰队奉命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
    D.威海卫之战,北洋军队的全军覆没
◎ 201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     ]
    A.2亿元
    B.2亿3千万元
    C.2亿两
    D.2亿3千万两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
    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B.赔偿日本巨额军费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读图:

    《马关条约》通商口岸示意图
    (1)请在图中填出《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从图中可看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最东端的是_______。
    (3)仔细观察,并填出通商口岸分布规律是
    [     ]
    A.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B.由沿海向内地推进
    C.已进入到中国西北地区
    D.占据了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 201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三部分试题
  • 列举甲午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及其职务,简述其英雄事迹(至少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时局图填写下表:
  • 试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此次战事,实为李鸿章因循急驰所酿成。当日若从汪凤藻、袁世凯、叶志超益师之请,豫先进兵,何至险要为倭所据、韩王为倭所虏,使敌人看着占先而我兵无可进之路?……
    获敌奸细,不加穷究,且欲纵之。知敌装煤米,不复过问。……平壤顿兵(顿兵,屯驻军队。),该督(指李鸿章)不令攻打,显违诏旨,无复人心。
    当来奉战谕旨之先,欲请俄人打倭(倭,指日本。),计不遂,又欲请英人打倭,计又不遂。……该督挟有欲和之意,以奉旨严切,未敢公然出口,而其心实无战志,故借口兵轮少,又增买舟舰,以缓我师。……平壤业已逾万余人,何至不可一战?乃计不出此,该督胸有欲和之见存也。
    ——余联沅《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材料二:方倭事初起,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以为不足深忧……。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至陆路交锋,任人专用新式快枪快炮,精而且多,较中国数年前所购旧式者尤能灵捷及远。此次平壤各军,倭以数倍之众,布满前后,分道猛扑,遂至不支,固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赞成哪种分析?你能否运用学过的史实批判你不赞成的那种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