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试卷7的第一部分试题
  •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一边倒’方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提出,是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相适应的。”这里的“特定历史条件”不包括
    [     ]
    A.帝国主义国家反共反华的局势
    B.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不同寻常的亲近关系
    C.中苏意识形态相同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要求
  • “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尤其是东南亚各国。下列各项外交活动与东南亚国家有关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参加万隆会议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新中国成立头四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的只是“配角”。但是,不久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却由“配角”变为“主角”,朋友越来越多。导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由“配角”变为“主角”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中国政权的逐步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②“求同存异”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周恩来等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及积极的外交活动④中国逐渐成熟的外交策略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试卷7的第二部分试题
  • 1949年11月,周恩来指出“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联合”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一边倒”政策②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③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④重视加强区域合作的外交政策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 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     ]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
  •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 “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的赞比亚总统班达举行会谈时说,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一贯致力于巩固中非友好、加强中非合作。胡主席这样说的历史依据是
    [     ]
    A.非洲在世界上首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非双方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非洲大力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非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欧洲学者哈里什·卡普尔曾把分别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洲称为“遥远的邻居”。1975年,中欧建立正式关系。当时中欧建立正式关系的共同基础是
    [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苏争霸的威胁
◎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试卷7的第三部分试题
  • 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的计划后,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是因为日本的做法
    [     ]
    A.导致美日关系破裂
    B.对外政策不再追随美国
    C.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D.使美国开始改变对华政策
  • 某校高一(3)班的学生准备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
    A.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C.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求同存异”方针③“一边倒”④“不结盟”政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局面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一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二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缓和
    ③图二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④图三握手的主角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图一(20世纪50年代初)

    图二(20世纪70年代初)

    图三(21世纪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 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0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胡锦涛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