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训练题:1-2-3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第一部分试题
  • 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秋风戒寒和议成,庙谟柔远思休兵。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的战争是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与材料中“议约”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分析右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小小的,矮矮的小家伙跑到瓷器店里欺负中国人
    [     ]
    A.中日甲午战争
    B.七七事变
    C.抗日战争
    D.八一三事变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训练题:1-2-3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第二部分试题
  •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是歌颂
    [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刘永福抗法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 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是指
    [     ]
    A.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B.反对君主立宪制
    C.打倒西方列强
    D.维护清朝统治
  • 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它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政局。以下各项比较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     ]
    A.“袁世凯--白脸的跳梁小丑”
    B.“五四时黑白颠倒的世道”
    C.“共产党--要把乾坤扭转来”
    D.“清政府--内外的两种面孔”
  •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     ]
    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 2013届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训练题:1-2-3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第三部分试题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9世纪的爱国诗人邱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     ]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
    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
    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D.《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
  •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倒是想’。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阅读下面材料:
    19 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 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 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日本大陆政策史》
    请回答:
    (1)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根据材料具体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二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三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二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三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三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四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19世纪中国受到哪些方面的“不平等待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四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段材料反映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