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课时练习的第一部分试题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     ]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 2010年7月28日400多件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在首博集中露面,其中将近七成文物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段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 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文字发展的顺序是
    [     ]
    A.甲骨文 金文 大篆
    B.金文 大篆 甲骨文
    C.甲骨文 大篆 金文
    D.大篆 甲骨义 金文
  • 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     ]

    A.竹简
    B.青铜器
    C.纸
    D.丝帛

  • 今天的农历起源于
    [     ]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时期
  • CCTV一2播出的《开心辞典》上,有一问题是: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谁?
    [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张衡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课时练习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     ]
    A.扁鹊
    B.华佗
    C.屈原
    D.司马迁
  • 新华网天津2010年7月12日电,北京时间12日凌晨,精彩绝伦的日全食现身苍穹,可惜的是这次门全食中国全境内都不可见。但天文学家表示,中国公众2012年可欣赏到两次“日食”。我国观察日食的最早记录出现在
    [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时期

  •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 下图此文物出土的地点是在
    [     ]
    A.陕西西安
    B.河南安阳
    C.湖北随州
    D.山西大同
  •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据说来源于商朝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材料一中人物是谁?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国家?
                                                                         
    (2)其代表作是什么?他在文学领域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3)材料二中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简要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 请你仔细观察,看看下图中的甲骨文相当于今天哪些汉字?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课时练习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图是“马”在文字演变过程中的变化,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再翻阅点儿其他材料,讨论、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简单叙述一下我国汉字发展的过程。
                                                        
    (2)我国汉字演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3)怎样认识汉字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一个月过去,你家的日历就会被翻过一页,你在翻阅日历的时候是否注意过,一般的日历上在公历日期下面还注有农历的日期。读下表,回答问题:
    (1)说出公元2010年9月10日(教师节)按农历算是什么时日?
                                                                  
    (2)“农历”还叫什么?原因是什么?
                                                                 
    (3)商朝的历法又有何发展?
                                                                    
  •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自此人们可以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事件。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在此之前,人们如何记录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呢?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文字会怎么样呢?
                                                                                              
  • 历法中24节气是古人为指导农时而创立的。请收集关于节气的俗语,在班级里交流。
                                                                                             
  • 端午节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是这一天的重要内容。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2005年韩国已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此你有何看法,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09年5月,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一份申请书,欲将“中国端午节”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
    [     ]
    A.屈原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开始的。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编磬
    B .鼓
    C.瑟
    D.编钟
  •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观察下面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1)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朝代?要进一步考察研究甲骨文,应该访问河南的哪一座城市?
                                                                                        
    (2)图片中中国文字由古到今的演变历程,显示出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