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手工作坊生产
    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中外市场生产精美商品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 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表明他
    [     ]
    A.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         
    B.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C.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D.彻底反对君主专制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 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许多国家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并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1601年,英国通过著名的伊丽莎白法,即“旧济贫法”,为失地农民创造多种就业的方式。…… 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1) 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府对失地进城农民政策的变化。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人才。
    ……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2)据材料一、二,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
                                                                                                                                                                    
    (3)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分别对英、日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为什么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