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同学们一定知道“九州大地”“一言九鼎”这些成语。相传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九鼎”的人是
    [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 “他是一个终结者,他也是一个开拓者,在他这里,原始社会结束,我国早期国家开始。”这段文字记述的应该是哪个人物
    [     ]
    A.尧
    B.舜
    C.启
    D.禹
  • 商国在汤统治时能强大并灭夏的原因有
    ①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②残酷镇压奴隶③任用伊尹等有才能的人④关心百姓,农民、商人各安其业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人们都说“故土难离”,但商王盘庚却毅然迁都,其原因有
    ①学习先进文化②为了躲避水患③因为政治动乱④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 “全国的土地归周王所有”这句话是对下列哪话的准确理解
    [     ]
    A.“封建亲威,以藩屏周”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率王之滨,莫非王臣”
    D.“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     ]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任用贤才,勤政爱民
    C.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 西周分封制对受封者规定的义务不包括
    [     ]
    A.接受周王的领导
    B.治理诸侯国
    C.协助周王处理国家大事
    D.定期到周室朝觐
◎ 冀人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著名的司母戊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一次重要战役是
    [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 下列关于“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齐在东,楚在南
    B.燕在北,秦在西
    C.赵、魏、韩在中原
    D.赵南韩北魏中间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
    A.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B.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     ]
    A.他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他的抗秦事迹
    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 冀人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我国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是谁总结出来的
    [     ]
    A.黄帝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司母戊鼎
    B.整套编钟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 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属于
    [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利航运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
  •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这表明他
    [     ]
    A.要求学生尊敬老师
    B.鼓励学生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C.重视“仁”
    D.要求师生都要讲“仁”
  • 中国古代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论语》一书记载的言论出自于
    [     ]
    A.老子
    B.黄帝
    C.孔子
    D.屈原
  •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从材料二看,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有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更进步?你更喜欢哪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原始社会又被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那个时候,人们地位平等,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材料二:禹建立夏朝后,有了军队、刑法,设置了监狱,还修筑了城堡和宫殿。奴隶的地位十分悲惨,他们整日劳作,没有人身自由,有的奴隶主还把奴隶杀死来祭祀祖先,根据夏商时期的墓葬还可以看出,他们还杀死或活埋大量的奴隶来进行殉葬。
    材料三:1976年春,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了一座中型王室墓——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墓。这座墓葬所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器物制作之精关,都是殷墟发掘史上未有过的,在妇好墓和前后发掘的殷墟贵族墓的四周,都发现有排列密集的用以祭祀祖先的人祭坑,共1400余个。贵族墓内都有众多的殉葬人,如武官村大墓中殉人多达200多人,其中有墓主人的亲属、侍从、驭手、领班、奴隶等,按不同的身份,等级森严地排列在墓主人的四周,尊者近,卑者远。殉葬的奴隶多是未成年的儿童,有的被砍头或锯手、足等,许多奴隶还带有刑具,其状况惨不忍睹。
    请回答:
    (1)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则材料反映了两种社会制度存在的哪些不同?(至少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你结合商朝或西周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1)材料一中“仁”的学说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3)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