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汉铁路
  • 在19世纪末的中国下列形式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坐轮船
    B.乘火车
    C.拍电报
    D.拍电影
  • 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歌女红牡丹》
    D.《八百壮士》
  •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     ]
    A.黄鹄号
    B.邓达斯号
    C.菲尼克斯号
    D.克莱蒙特号
  •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歌女红牡丹》
    D.《八百壮士》
  • 近代中国,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
    A.报纸
    B.电视
    C.电脑
    D.电影
  • 早期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     ]
    A.《时务报》
    B.《申报》
    C.《国闻报》
    D.《中外纪闻》
  •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B.红旗出版社
    C.中华书局
    D.文艺出版社
  • “留头不留发”和“留发不留头”的斗争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时期
◎ 2011年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中山装”与下列哪一人物关系最为紧密? 
    [     ]
    A.陆皓东
    B.孙文
    C.黄兴
    D.宋教仁
  • 下列什么行为是违反民国政府规定的?
     [     ]
    A.禁止缠足
    B.两人见面互称“君”
    C.见面握手问好
    D.见面时行跪拜礼
  • 从昆明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去上海,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哪条铁路开通以后?
    [     ]
    A.淞沪
    B.滇越
    C.唐胥
    D.京张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缠足是我国古代的陋习。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她缠足,用裹脚步使劲勒脚板,把脚骨勒断,变成小小的“三寸金莲”。任凭女孩子疼得哭天喊地,狠心的家长也不罢手。
    材料二:戊戌维新的领袖康有为对缠足这种丑恶的陋习深恶痛绝。他常常感慨的说:“中国一向号称为教化之国,圣贤辈出,为什么没人出来禁止缠足呢?”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真的是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那么,为什么孩子疼得哭天喊地,家长也不罢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感慨在哪一时期被明令禁止?这一时期在社会习俗方面还有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有一位八十多岁的盐商,专程从外地赶到南京,想看一看大总统的风采。见面的时候,孙中山正准备和他握手,他已放下手杖,跪下去恭恭敬敬地行起了三跪九扣大礼。孙中山先生连忙拉他起来,请他坐下,亲切地和他谈话。
    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民国前后社会习俗有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图片,说一说它们在中国的历史: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汉铁路
  • 在19世纪末的中国下列形式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坐轮船          
    B.乘火车          
    C.拍电报          
    D.看电影
  • 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歌女红牡丹》  
    D.《八百壮士》
◎ 2011年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     ]
    A.黄鹄号          
    B.邓达斯号        
    C.菲尼克斯号      
    D.克莱蒙特号
  •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歌女红牡丹》  
    D.《八百壮士》
  • 近代中国,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
    A.报纸        
    B.电视            
    C.电脑          
    D.电影
  • 早期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     ]
    A.《时务报》  
    B.《申报》        
    C.《国闻报》    
    D.《中外纪闻》
  •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B.红旗出版社      
    C.中华书局      
    D.文艺出版社
  • “中山装”与下列哪一人物关系最为紧密?                          
     [     ]
    A.陆皓东    
    B.孙中山    
    C.黄兴     
    D.宋教仁
  • 下列什么行为是违反民国政府规定的?                           
     [     ]
    A.禁止缠足  
    B.两人见面互称“君”  
    C.见面握手问好    
    D.见面时行跪拜礼
  • 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歌女红牡丹》    
    D.《八百壮士》
  •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描述不准确的是                    
    [     ]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      
    B.铁路的数量还很稀少
    C.电影和报纸已很普及,在城市和农村都能看到
    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材料二:19 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材料三: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请回答: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