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第一部分试题
  • 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 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属于
    [     ]

    A.儒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道家

  •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 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夺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 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
    [     ]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
◎ 201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第二部分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的代表人物是
    [     ]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韩非
  • 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人是 
    [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
  • 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不断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按地图位置,战国七雄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诸侯国依次是
    [     ]
    A.秦、楚、齐、燕
    B.楚、燕、齐、秦
    C.齐、秦、燕、楚
    D.齐、楚、秦、燕
  • 对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兴盛
    B.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受到冲击
    C.在各国竟相改革的风潮中,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受到了具有远见的国君的重用
    D.官学很兴盛,培养了大批人才
  • 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②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关于西周的分封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周王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归诸侯所有
    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
    C.诸侯因为政绩突出而得到周天子的分封
    D.诸侯与周天子相互对峙
  • 都江堰建成后,受益最大的地区是
    [     ]
    A.江汉平原地区
    B.关中地区
    C.川西平原地区
    D.中原地区
◎ 201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内容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①奖励耕战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③建立县制④受封的贵族传到第三代,就收回爵位
    [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战国时期同春秋时期相比,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哲学思想得到大大发展。它所反映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     ]
    A.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
    B.社会发生巨变,它反映了新旧阶级在政治上的争论和斗争
    C.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
    D.战争过于频繁
  • 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贝贝: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可以人工取火,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皮皮:噢!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
    贝贝: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看了,底色是红的,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
    皮皮:那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还是个体农耕?
    贝贝:我知道!是千耦其耘呗。
    皮皮: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贝贝:是夏朝吧?
    聪明的小朋友,你认为贝贝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写出出错处并简单说明理由。对贝贝这样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填出答案(甲骨文知多少)你能从上列商朝文字中看出当时施行过的刑罚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三种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教导处写一份建议书。(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代表儒、法、道的不同方,开展辩论,急需辩论词,请你帮忙。(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西周实行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周王自称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原则把本封地内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士以下没有土地、不再分封。请填写完整。
  • 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
    制作材料
    代表性生产工具
    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
    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
    填上表后,分析:
    ①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书上把这种大规模的耕作叫做“_______”,铁制工具和_______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耕作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何调动奴隶的积极性呢?奴隶主开始改变剥削方式为承租人对小部分收入支配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史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________、______。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_________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__________。在这种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在称为奴隶,而叫_________,那些开明的奴隶就成了新兴________,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 联系世界古代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湮废,写一段历久不衰,永葆青春都江堰的导游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