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调研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
  •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还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 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到“小国寡民”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 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 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全国推广最早开始于
    [     ]

    A、西周分封时
    B、齐桓公称霸时
    C、商鞅变法时
    D、秦始皇统治时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 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普遍推广
    C.水利的大量兴修
    D.荒地的不断开垦
  • 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同学们应该查阅
    [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
  • 下列项目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兴办“私学
    B.“温故而知新”
    C.“仁”的学说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201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调研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这些变法的最大作用和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后果是
    [     ]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出现了新的阶级,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
    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造成变法局面出现的根本因素是
    A.奴隶已经缺乏劳动兴趣
    B.铁制工具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
    C.地主阶级迫切要求上升为统治者
    D.社会环境优越
  • 对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本质的理解是
    [     ]
    A.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一次飞跃
    B.无正义战争,所有战争都是为了掠夺人口和土地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诞生和确立
    D.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不断举行起义
  •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大国不断兼并小国。为了生存,各国在人才问题上采取几乎相同的态度是
    [     ]
    A.把人才当作食客,收养起来
    B.心存疑虑,不敢轻易启用人才
    C.大胆使用来自他国的人才,进行社会改革
    D.将来自他国的人才赶出国门
  •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开始崩溃。这种状况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
    [     ]
    A.各诸侯国普遍实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土地制度已从根本上改变
  •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是
    ①种植粟②能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挖掘水井⑤发明瓷器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⑤
  •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
    [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 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     ]
    A.这是一种进步
    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
    C.这是一种退步
    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 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     ]
    A、尧
    B、舜
    C、禹
    D、启
◎ 201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调研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
    [     ]
    A.人殉
    B.人祭
    C.人牲
    D.殉葬
  • 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
    [     ]
    A.人殉
    B.人牲
    C.斩首
    D.祭祀
  • 下列关于夏朝社会经济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青铜酒器和兵器
    B..用粮食酿造酒
    C.有雕饰美观的玉器
    D.用铁制造农具
  •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 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是
    ①食物太少;②工具简陋;③生活环境险恶;④由母系血统维系的群体不易分开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采取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制造石器;②使用弓箭;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⑤开始用简单的语言交流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 A:孔子教育风范填写
    孔子认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对象:_______________
    孔子很了解自己学生,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针对性地对他们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克服不足。——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态度: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反复学,加深认识。——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B :孔子讲学历史短剧编写: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弟子:(拱手问道)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点头,微笑)提的好啊!“仁”就是_____________。 “礼”就是___________。弟子:弟子不明白,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仁者爱人。正所谓“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才乃仁也。弟子: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加强个人修养,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
  • 阅读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
                                                                        
  •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3)商鞅的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