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第一部分试题
  • 当前,经济下行的风险基本消失,而通胀预期有所强化。我国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保持了宽松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又有针对性地微调货币政策,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善于抓主要矛盾
    B、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C、分清矛盾主次方面
    D、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唐犁宋锄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即便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多数农村还是沿用古老的传统耕作方式,唐犁宋锄还是农民手中的主打农具,耕牛还是农民的好朋友。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锄禾日当午的踪迹难觅,唐犁宋锄快要变成文物了。这一事实说明
    [     ]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D、事物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 上海世博园浦西片区的城市足迹馆,共分一个序厅和城市起源厅、城市发展厅和城市智慧厅等三个主题厅,从早期农业时代到工业革命时代全方位展现城市作为人类社会主体的演变过程。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展示的内容反映了
    [     ]
    A、任何事物都有其变化发展的过程
    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 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10年6月17日,美国中西部地区明尼苏达州,就发生了36次龙卷风,龙卷风所到之处,无数房屋被夷平,树木被吹倒。气象学家表示,当上升气流与湿热空气相遇变成高速的旋风时,就形成了龙卷风。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新事物在力量上强于旧事物
  •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2010年在中国的中心工作,是保护中国独特重要的野生动物和野生生态系统。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     ]
    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
    2、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过度的经济发展,人为的偷猎,导致了史无前例的物种丧失,其中包括一些中国特有物种。这告诉我们
    [     ]
    A、城市化和工业化必然破坏生态平衡
    B、人们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
    C、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D、人们的活动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
  • 广东农垦局局长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其实我并没有他们想像中的那么神,我只是遵循了市场规律,依靠整个团队,并一步步来做而已。”“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对市场的关注程度不同。没有市场,种出的东西再好,也只能等着烂掉;离开市场,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
    A、人们可以创造必要的规律为自己服务
    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不确定的
    C、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只要认识了客观规律,就能在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就
    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
    [     ]
    ①认识和把握规律
    ②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③被动适应规律
    ④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试题汇编: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第三部分试题
  • 捕食鼠类的天敌减少,使鼠类更加泛滥。近年来,牧区开始有意识的培育和繁殖草原鹰和狐狸,保护草原狼等鼠类的天敌,有效遏制了草原的沙化。这说明人们
    [     ]
    ①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②可以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③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截止4月24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灾区造成遇难2203人,失踪73人。青海省玉树地震的发生说明
    [     ]
    A、事物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们必须认识和改造规律
  • 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一事实说明
    [     ]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运动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绝对运动过程中的事物不存在静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不懈努力,有了许多对地震的科学认识,增强了人们对灾害的反应能力。这说明
    [     ]
    ①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旱灾呈现持续时间长、干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的特点,部分地区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也给春耕备耕带来不利影响。
    材料二:据统计,截至2010年3月10日,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五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达79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86%;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371万人,占全国的75%。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一场万众一心降伏旱魃的战役,在西南大地上打响。
    (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抗旱保民生、促春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