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一中高二政治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4)的第一部分试题
  •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这说明:

    [     ]

    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B.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
  • 真正的哲学:

    [     ]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
    ③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④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     ]

    A.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B.两人的观点都属于唯心主义
    C.甲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D.两人的观点都属于唯物主义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存在即是被感知 ④气者,理之依也
    ⑤上帝创造一切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上述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
    A.②③④⑥
    B.③④
    C.①②③⑤
    D.④⑥
    2.上述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含”。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根本的属性是

    [     ]

    A.革命性
    B.主观性
    C.实践性
    D.客观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
    ①它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真理,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
    ②它是最新的哲学成果
    ③它正确地总结和升华了那个时代的具体科学
    ④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推进了哲学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对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的,人们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物质的,人们不太容易接受,其原因是:

    [     ]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C.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没有规律的
    D.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一中高二政治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4)的第二部分试题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 恩格斯说: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可见,慧能认为:

    [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     ]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苹果落地
    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③④⑧
    C.⑦⑧⑩
    D.②④⑥⑦
  • 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列子·天瑞》记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杞人的错误在于

    [     ]

    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
    B.否认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
  •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 “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上述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只要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该主题是中国人,也是全人类的心愿,也表达了今后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     ]

    A.意识有许多表现形式,意识可以根源于理念
    B.意识是主观愿望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一中高二政治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4)的第三部分试题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电脑,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导弹、宇宙飞船等能够自动控制,达到预定目的。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

    A.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 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发现了门捷列夫元周期表上的第114号超重元素,新元素的原子量为289。送一发现填补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一个空白。这说明:
    [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

    A.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历史性
    C.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主观性
  •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 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④知是行之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从英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到利用上皮细胞克隆出牛,再到今天科学家可以利用原位干细胞再造器官组织,生命科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活动
  • “十一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表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 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010年8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知识经济时代,虽然自然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社会科学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1)繁荣和发展哲学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促进哲学与科学相互渗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l:当人类近入2010年,中国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我国多地持续出现自然灾害,2010年3月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辽宁出现暴雪雨雪、冰冻天气。2010年初贵州、云南、四川、广西出现严重干旱天气。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2010年6月邵武洪灾 ,8月甘肃省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进入9月,南方许多地方又发生了许多洪灾。这些自然灾害,不仅造成数万人死亡,几亿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人民币,而且还导致铁路、公路、民航运输大范围受阻,农副产品工业紧张,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这一自然灾害,面对灾害的来临,虽然人们无法完全避免,但是人们可以采取一些列措施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材料2: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台风频频登陆、洪水泛滥、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材料3:在各地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断水粮、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了一场场抗灾救灾重大胜利。在救灾期间,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还要求气象局,水利局,地震局加强观测,准确预报,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给今后人类如何发展提两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年10月23日,“山东精神·山东人”大型报道活动暨“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颁奖典礼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王乐义、刘春红、许振超、张建启、张海迪、张瑞敏、欧阳中石、季羡林、徐本禹、谭旭光等10人被评为“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抗震救灾英雄群体--莒县十农民获“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特别奖。本次活动弘扬了山东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山东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理智科学的精神力量、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必将有力地促进山东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此,有人认为:“有了高昂的精神状态就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