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学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必修4)的第一部分试题
  •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揭示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性
    C.主观能动性
    D.永恒性
  • 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该做法
    [     ]
     ①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不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承认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其所处青藏高原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这表明
    [     ]
    A.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违背客观规律,人们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D.部分人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
  • 嫦娥二号升空后将在北京飞控中心指挥下逐步开展多项科学探测活动。这表明
    [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人们可以通过改造规律来认识世界未知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蜗居》,一部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热议。为什么虚构的故事和情节能产生这么大的现实反响?主要是由于它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了无房族的困惑与无奈。这表明
    [     ]
    ①艺术创作源于作者的一种虚构②艺术创作作为一种意识,源于客观现实③最好的艺术创作不应是最接近真实的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等网络新词随着物价飞涨迅速流行。这些新词的产生根源于
    [     ]
    A.人们的主观创造
    B.生活实践
    C.知识分子的概括和总结
    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
  • 人脑是
    [     ]
    A.意识的来源
    B.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处于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学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必修4)的第二部分试题
  •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
    A.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B.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D.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 中央气象台2010年9月1日晨拉响台风警报。上海市教委研究决定,全市中小学及中职学校1日停课一天。这说明
    [     ]
    A.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促进作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体现了
    [     ]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正确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说明  
    [     ]
    A.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的趋势
    B.要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正确价值取向  
    C.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
    D.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 与漫画《Q版人生》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
    ①滴水穿石--穿石的,不是水,而是时间 ②我们要把握主流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松懈和动摇
    ④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前不久,有关部门推出18个典型地区,他们虽然发展环境不一,发展条件各异,发展路径有别,但是最终殊途同归,都走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由此可见
     [     ]
    A.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相互转化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2010年7月18日,我国四川、广西等地相继出现“天坑”,直径从数米到几十米不等。其他国家如委内瑞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 米的大“天坑”。由此引起网络上各类关于“地球末日”的猜想。产生这种猜想的主要错误是
    [     ]
    A.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看到了事物的必然联系与本质的联系
    C.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D.混淆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
  • 有人说:“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一观点表明
    [     ]

    ①人肉搜索的功能完全受个人喜恶支配 ②矛盾双方会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  ③任何事物都有好和坏两个方面  ④对待人肉搜索要坚持一分为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这一转变从哲学上看属于
     [     ]
    A.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变
    B.矛盾双方的转化
    C.质变基础上的量变
    D.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 “每个人象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会给别人看到”。和马克吐温这句名言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
    A.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B.不相信任何人,无疑是自我封闭,永远得不到友谊和信任;而相信任何人则属幼稚无知,必定吃亏上当
    C.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D.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 有诗歌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诗歌要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下列选项与推动诗歌发展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学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必修4)的第三部分试题
  • 2010年6月22日,法国队被淘汰这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内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全力以赴搞好部分就能搞好整体 ③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是
    [     ]
    A.矛盾分析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此次修改的最大亮点是“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由“不同票同权”到“同票同权”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的正确修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 读漫画《替谁说话》(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对漫画评论正确的是

    [     ]

     ①该官员不懂得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 ②该官员将人民与党硬生生地割裂开来,夸大了矛盾的对立,否认了统一 ③错误的价值观会影响人们正确地评价事物 ④该官员维护了党的利益,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表明:
    [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D.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
  •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从价值观上看这段话体现的观点是 
    [     ]
    A.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重要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B.只有善于发明创造的人才拥有美好的人生
    C.有劳动就有人生价值的实现
    D.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 2010年7月21日,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8级如皋籍女生、青年志愿者赵小亭在贵州山区支教途中,不幸被巨石砸中头部遇难,在苗岭大山中绽放成一朵永恒美丽的生命之花。为表彰赵小亭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27日决定追授赵小亭“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从赵小亭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     ]
    A.人生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赞誉和关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个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江苏省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为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捐款几亿元,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这说明
    [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生价值大小取决于物质贡献的多少 ③个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我爸是李刚”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人选择了沉默)。从的角度看,该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
    A.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0年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围绕“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某班学生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9年7~8月间,该市选聘了1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有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愿望;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组织纪律观念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等为主体,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过去我国强调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草根经济”得到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城乡经济注入了活力。请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回答我国对“草根经济”政策调整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校的几个象棋爱好者在谈论“下棋心得”。
    A:“下棋必须深谋远虑。你比别人想得多,你比别人见得多,懂得多,自然而然就会积小胜为大胜。” B:“下棋每一步都面临着选择,选择好要走的每一步是最关键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说每一步都需要谨慎。”
    C:“下棋必须处理好进攻与防守的关系。有时我们只顾进攻,却露出了破绽,给对方的进攻创造了机会。”
    D:“下棋时要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在必要时‘舍卒保车’,关键时要‘忍痛割爱’,高明的棋手能充分发挥每个棋子的作用,让每个棋子各得其所。”
    E:“要根据对手情况开好局。对手是野路,你就以正制邪;对手是稳健型,你就攻杀;对手是攻杀型,你就稳健。” 俗话说:“棋如人生。”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关注纲要内容,关心教育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让我们共同参与:
    ◇教育发展--改革创新意见不一同学们了解到,对于这次的改革,有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政府、教育家、家长、老师、学生意见不尽相同。
    ⑴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出现意见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招生--想说“自主”不容易 在探究过程中,“国学天才”孙见坤事件在同学们中引起很大的争论。孙见坤因征文获一等奖而进入了复旦的自主招生序列,但因为高考分数离一本线6分之差,被招办拒绝投档到复旦,虽有专家向学校建议破格录取他,但最终没有成功。同学们对此形成了几派意见。一派:应该全面分析、正确对待教育改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另一派:教育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坚定信念,讲究方法,最终会获得成功;对于高校招生制度,要立足实践,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⑵“孙见坤事件”把目前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推向了“两难”境地,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两方同学的讨论,谈谈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应有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言献策:同学们从电视新闻得知,继国家颁布并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后,江苏省也制定并部署了《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要求各省辖市根据各地的情况,制定《教育规划纲要》。
    ⑶如果你所在的市正在为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请你对制定这一纲要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