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一中高二政治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4)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

    [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 哲学发展与大自然无关
    C.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 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
    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
    C.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D.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 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停地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     ]
    A.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     ]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泰国一个最贫穷的地方,也是该国幸福感最强的地方;今天在世界上人民最感幸福的国家是南太平洋小国瓦努阿图。这说明
    [     ]
    A.主观映象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摹写
    B.心理感觉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意识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D.感觉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不是物质本身
  • 漫画《“风水”惹的祸?》的错误在于
    [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
    ②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
    ③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④重视了正确意识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由于地震容易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已完全具备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的能力,使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说明:
    [     ]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对同一事物,人们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意识,从主观原因来看,是因为:

    [     ]

    ①立场不同 ②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法不同 ③知识结构不同 ④借助的科学认识工具不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

    [     ]

    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
    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
  • “鸿雁出塞北,举翅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表明
    [     ]
    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物质是运动永恒的主体
    D.事物运动都有是有规律的运动
  •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     ]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一中高二政治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4)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章鱼哥保罗成功预测了8场比赛,命中率100%。章鱼哥保罗胜利了,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球迷们都把章鱼保罗视为圣物的观点属于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改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A.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
    B.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 自由、开放、共享”是博客精神所在。有人认为,博客的这些特点正好迎合了思想多变的青年人,诱导青年一代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对青年一代的世界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下列说法属于世界观的是
    [     ]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太阳东升西落
    D.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此诗中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
    [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  
    ②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成为山谷的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星吧!” 以及“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要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两句话说明了设计人生的奋斗目标及面对自己必须
    [     ]
    A.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B.从主观愿望出发
    C.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D.从客观条件出发
  • 读右面漫画《一人骑二马》。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哲学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②从基本派别来看,哲学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③哲学上存在诸多斗争
    ④哲学上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派别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诗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D.审美活动可以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 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在点头;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
    A.意识是人脑机能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行星,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中国则称为“荧惑”,橘红色外表。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2010年3月,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中国目前已完全具备独立自主探测火星的能力。中国火星探测器最快2013年发射。对火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火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火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⑤发展的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 1991年冬天,英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使用同台计算机和相同的计算程序,仅仅是第二次输入数据时四舍五入了小数点后的一个小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令罗伦兹教授目瞪口呆: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     ]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C.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一中高二政治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必修4)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两种观点:
    [     ]
    A.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夸大了物质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C.前者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D.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它正确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 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     ]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宋代王安石读到一首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心想“明月”怎么会当空叫,“黄犬”岂能卧花心呢?于是挥毫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自以为改得高明,却闹出笑话。原来,作者笔下的“明月”是其家乡的小鸟,“黄犬”是在花间爬来爬去的小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②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⑤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
  • 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
    [     ]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
  •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这里是
    [     ]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

    [     ]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这个角度来看,承担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属于
    [     ]
    A.实践的主体
    B.实践的客体
    C.实践的对象
    D.实践的中介
  • 过去,我们在发展问题上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有时甚至违背规律,搞“一刀切’’和“想当然”。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以及违背规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继福建土楼后, 2011年10月3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莱斯沃斯岛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中国宁德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得到了与会专家评委的认可,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成为全球第64个世界地质公园。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由白水洋、白云山和太姥山三个园区组成,园区总面积2660平方千米。由此将以豪迈的步伐走出国门,代表福建更好地走向世界。相关专家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对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
    辨题: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0几年前,毛泽东把执掌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民族复兴大业不断前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路。 60多年来,“赶考”路上变化巨大,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结合材料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万卡特拉曼一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一施泰茨和阿达一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茵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
    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探究: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论;一个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八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地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新的面貌.
    (1)从哲学上说明“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新世纪,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