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福建省三明地区五校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试卷(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回答1-3题。
    1.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属于文化活动,以下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2.本届全运会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对这一重要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推动文化的繁荣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④人们在创造文化中享用文化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会不由自主的被运动员那种“拼搏、进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所感染。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特点。
    [     ]
    A.博大精深
    B.深有持久
    C.潜移默化
    D.源远流长
  •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②市民观看奥运会开幕式 ③三鹿企业申请破产 ④上海杨佳袭警案公开庭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

    A.文化水平
    B.文明程度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科学文化素养
  •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于2009年4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相互见面的礼仪各不相同。这表明
    [     ]
    A.特定的文化环境有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D.各民族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 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     ]
    A.庆祝民族节日
    B.民族服饰文化
    C.民族饮食文化
    D.民族礼仪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与世界文化交流、借鉴中要
    [     ]
    A.尊重文化多样性
    B.重视文化继承性
    C.理解文化发展性
    D.懂得文化先进性
  • 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 人教版福建省三明地区五校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试卷(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是________,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_______ 。
    [     ]
    A.传统文艺 传统建筑
    B.传统建筑 传统思想
    C.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
    D.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 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文化传统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     ]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回答1——2题。
    1.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句话中的“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的发展没有波折
    B.中华文化优越无双 
    C.中华文化已发展到顶峰
    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     ]

    ①文学艺术 ②汉字 ③史学典籍 ④科学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看法正确的是
    [     ]
    ①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③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由于缺乏传承,我国灿烂瑰丽的文化宝库的“库存”正日益减少。据广西文化部门有关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有地方剧种18个,到上世纪末,除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据此回答1~3题。
    1.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
    [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过于繁杂
    D.中华文化有包容性
    2.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      ]
    A.文化的区域特征
    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
    C.文化的求同存异
    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3.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我们应该
    [     ]
    A.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B.对传统文化全盘继承
    C.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D.以外来文化代替传统文化
◎ 人教版福建省三明地区五校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试卷(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
  • 中华民族精神是
    [     ]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成语、名句、典故。回答1——2题。
    1.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下列成语、名句中包含这一精神的有
    [     ]
    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的民族精神。
    [     ]
    A.团结一致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 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  
    [     ]
    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
    B.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C.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D.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     ]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 2008年8月,奥运五环旗在北京升起,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2004年的雅典让人领略了奥林匹克的灿烂文明,2008年的北京则给了世界人民予惊喜、震撼,让人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高昂士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知识,谈谈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影片《网络妈妈》是一部取材于江西、拍摄于江西的本土电影,根据网络妈妈刘焕荣的爱心事迹改编而成的,影片主题积极向上,情节吹人泪下,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教育意义,对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以及感化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有着积极影响。很多学校把此片作为重点教育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充分发挥影片的教育作用。
    请问:结合材料谈谈优秀文化对人的成长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是她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俨然挺立一直到今天,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令中国震惊、令世界关注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以下是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地震发生后,人们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号召,数万名志愿者及求援人员奔赴灾区。温总理数个日夜几乎不眠不休,同救援人员及广大灾民一道,奋斗在抗震救灾最前沿。
    片断二:灾难发生的第二天,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就纷纷慷慨解囊,动摇灾区。一拨又拨的志愿者赶赴灾区。台湾台塑集团捐款1亿元人民币;台湾鸿集团捐款6000万元人民币;台企联也将向地震灾区捐款 670万元人民币。
    片段三:5月18日,在四川省会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求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幸存下来的师生时,温家宝对同学们说,“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为例深刻体会这一精神,某班开展了合作探究并收集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时代,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文化创新是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建文化大省。连续三年都有两台剧目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苏州的儿童戏《一二三,齐步走》、无锡的舞剧《红河谷》正是入围国家十大精品剧目,在全国居领地位。十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江苏省文物节、世界遗产大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江苏的文化底蕴、综合实力和文化创新力。
    如果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请参与研究:
    (1)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应该怎样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提出建议或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