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①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②2010年10月15-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 ③2010年10月19日,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荆门盛大开幕 ④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徽调、汉戏、民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融,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经过不断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这说明
    [     ]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文化活动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
    [     ]
    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②严于律己,不断完善道德修养 ③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④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知善恶,更在为与不为的行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00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一些地方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历史遗产的保护,甚至把遗产保护视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大量拆除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镇、街区、古老建筑,代之以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一定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B、对大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C、文化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
    D、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 2009年7月27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致词时说,美中面临经济复苏,正如中国谚语所言“人心齐,泰山移”。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致词时借用奥巴马总统曾说的一句话,“yes,we can”,同舟共济,度过难关。 中美两国官员引用对方熟悉的谚语名言,表明
    [     ]
    ①文化差异不再是影响两国人民之间交流的障碍 ②中美两国人民文化价值取向基本一致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有利于双方的经贸关系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和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
    A、文化环境影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和境的和谐,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种情感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这说明
    [     ]

    A、优秀文化艺术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塑造了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艺术创作不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
    D、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表现在
    [     ]
    ①人越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 ②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     ]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C、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 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美国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群星灿烂;每年的圣诞节、巴西狂欢节令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     ]
    A、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各种文艺形式是风格迥异的
  •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说明
    [     ]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 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关于这种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②传统文化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④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中国古典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即自然界与人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的。今天,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
    [     ]
    A、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气息和活力。这体现了
    [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
  • 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这一思潮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依然盛行。“无产阶级文化派”是
    [     ]
    A、具有革命性质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主张
    B、一种非此即彼的非科学的思想观念
    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 鲁迅说过,外国用火药制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的话对今天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是
    [     ]
    ①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 ④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新时期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     ]
    ①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②这些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提倡诚实守信的精神,因为这是
    [     ]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形成和谐文明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春节联欢晚会”可谓中国人的年夜文化大餐,它让人们欣喜、鼓舞、陶醉。尽管如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
    [     ]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要对流行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 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
    [     ]
    A、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B、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抵制西方垃圾文化的进入
  • 在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提倡多样化,这是因为没有文化的多样性  
    [     ]
    A、就没有我国文化的发展
    B、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C、就没有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
    D、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同时又要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这样做体现了
    [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统一
    C、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统一
    D、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的统一
  • 离开我国社会生活实际,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
    A、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B、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C、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需要把继承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请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近年来,我国一些电视媒体推出一批大众化的娱乐节目,如“超级女生”、“超级男声”、“非诚勿扰”等,吸引了更多观众。但同时,一些娱乐节目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出现了明显的走向通俗、靠拢庸俗以至于屈就低俗的倾向。有关人士尖锐地指出,节目低俗的结果,会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让老百姓思维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
    (1)如何看待材料中我国一些电视媒体在娱乐节目方面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如何解决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靠改革创新这个生命线,选择文化资源各具特色、文化元素多样、发展基础较好的开封、登封等八个市县作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产业集聚,以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突破。为充分利用河南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新步伐。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开展中原文化宝岛行、澳洲行、欧洲行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文化大交流、经贸大合作。紧贴人民群众这个需求线,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河南省是如何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影响越来越大。某校高中生以 《 我们与网络 》 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参与讨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同学们经过调查有这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产生这两种观点原因的认识。
    【参与活动】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制作班级网页,请你参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方面思考、选择网页内容,并说明其 《文化生活》 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页内容 《 文化生活 》 依据
    学科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体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际交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修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言献策】学校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 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几个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3)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