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年人教版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末试卷(必修4)的第一部分试题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 
    D.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 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这个观点属于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 人们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这是因为意识具有
    [     ]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调节和控制作用
    D.主观创造性和生动形象性
  • 苏州、南通和新加坡三方决定,在苏通长江大桥北侧4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建成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区、综合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区。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C.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
    [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 与2007年的“嫦娥一号”相比,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直接进入绕月轨道,奔月时间也缩短为112小时,飞行的高度也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这表明 
    [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旧事物的质变就是新事物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 “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扔掉。”这句俗语启示我们
    [     ]
    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做事情既要有肯定,又要有否定 ④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10-2011年人教版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末试卷(必修4)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11年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这体现了
    [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B.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     ]
    A.忽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可见,慧能认为:

    [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 到“十二五”末,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
    A.经济基础的变革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 2010年1月14日《扬子晚报》报道,提前推出的新版《汉英大词典》收录躲猫猫一词,译为
    hide-and-seek。其他如房奴、宅男、山寨版等词也被收录入词典。这些词语之所以被收录入词典,说明了
    [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任何认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 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     ]
    A.巢覆卵破 
    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C.吐故纳新   
    D.绳锯木断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说明
    [     ]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 “我爸是李刚”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该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
    A.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一些西方人怀着“狼来了”的心态谈“中国模式”,担心这种模式的吸引力增长可能导致世界权力转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从中国获得社会转型的经验。这表明
    [     ]
    A.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
    B.价值判断因立场不同而不同
    C.价值判断没有客观标准
    D.价值判断因时空不同而不同
  • 危急关头,长江大学学生用生命谱写英雄壮歌,感动国人。教育部决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从英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     ]
    A.人生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赞誉和关注
    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的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个人的奋斗
    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外部环境
  • 文化是“人化”,即相应主体的文化呈现、文化创造;文化又“化人”,即培养人、塑造人、变革人。这说明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2010-2011年人教版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末试卷(必修4)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诗句之所以会代代相传,是因为
    [     ]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影响经济和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     ]

    A.体现思想意识是永恒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相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首届“创造新的文化遗产”论坛指出,“我们应站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和未来,力争在实践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遗产。如《亮剑》《闯关东》《士兵突击队》《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原创作品的热播就突出了 “新”。这里突出强调“新”,是因为

    [     ]

    ①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离开了文化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 
    [     ]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 

    [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
  •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和世界上首个基于“气泡理论”建造的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已成为北京城新的标志性建筑。建筑被称为 
    [     ]
    A.传统习俗
    B.凝固的艺术
    C.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
  • 高中物理.化学等课程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大胆精彩的猜想.精确控制的实验.正确有效的定律。然而,科学探索充满了失败.挫折和不测。如,诺贝尔为发明安全炸药,多次身受重伤;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先后发生爆炸和解体,多名宇航员殉难;中学数学教师欧姆发现的电阻定律长期得不到德国权威们的承认;修道院教士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一些权威抵制达34年之久……正是人类的孜孜以求,终使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请结合材料,分析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背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辩题: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只要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年10月20日学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郭明义,一个鞍钢普通职工的名字,在
    2010年逐渐传遍全国。他平凡朴实的言行在震撼着人们心灵的同时,也悄悄改变着周围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 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5年的工作。20年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赋于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特征,生动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深入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年学生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有何重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某校高二(8)班同学开展“走进世博”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知世博】情景一,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世博】情境三:2014年第二届世界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南京举办。为支持青奥会,高二(8)班同学计划高考后参观上海世博会,回宁后准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请说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与南京实际相结合的哲学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