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东北三省四市高三政治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政治部分)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一条标题为“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的短信极具讽刺性: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为保障自己的食品安全,消费者应该
    [     ]
    ①学会各种食品安全检验的方法②敢于和伪劣产品作斗争③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④协同国家质检部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近年来,市场上的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有些品种已经退出了市场。下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     ]
    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④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子贡问政,子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有
    [     ]
    ①不“患寡”,要“患不均”。即使不“足食”,百姓也一样幸福
    ②要“患不均”。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③也要“患寡”。应发展经济,“足食”有利于保证社会公平和谐
    ④要“患不均”而不患“均”,“均”是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社会“和谐指数”的主要指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009年10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A国,经济开始复苏,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增加了1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货币量减少了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时售价100元的商品,在经济开始复苏时的售价应该是
    [     ]
    A.72元
    B.77元
    C.88元
    D.108元
◎ 2011东北三省四市高三政治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政治部分)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展示了一些新型的武器装备。假如你以此新闻材料为背景写一篇时政小论文,应该选用的关键词有
    [     ]
    ①国家实力增强寻求战略盟友②综合国力提升增强民族凝聚力③增强国家力量主导世界格局④增强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和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为学习《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与义务”这一课,小东在网上搜索以下素材,若分别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下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

    ①某中学生通过网站对本地政府的环保工作提出建议②一些村民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为顺利抓获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创造了条件③某村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④某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冬季征兵的号召,报名参军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 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议案》。材料表明
    [     ]
    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要对它负责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的监督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上图甲为海口、乙为南京、丙为北京、丁为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四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说明
    [     ]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实践决定认识,气象工作者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了气候的变化规律③运动是绝对的,气候瞬息万变,变化无常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2011东北三省四市高三政治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政治部分)的第三部分试题
  •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②“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③“灾难”到“进步”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读下面漫画,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③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经济下滑,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是必要的,但片面依赖投资而忽视扩大居民消费,也会加剧经济结构失衡,为经济长远发展埋下隐患。这说明
    [     ]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往往与人的意识是无关的②对具体事物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变化会带来事物性质的变化④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的同时应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未来出版社推出《儿童美德方向标·勤劳勇敢》系列丛书,为小朋友们精选了十个以“勤劳”、“勇敢”为主题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能够让小朋友们在读故事的同时,学到做人的道理。有可能在该书中出现的成语、名句有
    [     ]
    ①焚膏继晷、蹈锋饮血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③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④熟能生巧、轻车熟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飞速发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结合我国民族分布和历史特点,1952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全面推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自治进入法制轨道。1997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定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建国60年来,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少了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经实现整体脱贫。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307元增加到13170元。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
    (1)结合材料1,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的重要意义并说明民族地区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生物经济”提到了重要日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其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为发展低碳产业,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开展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理念,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1)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应如何支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并从经济活动参加者角度分析发展“低碳经济”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生物经济是建立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技术基础之上,以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经济。生物经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未来10年,欧盟计划生物经济超过美国;英国的目标是保持生物技术位于世界第二的水平;德国生物技术是政府科技投入最高的领域;法国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了生物科技园区;日本制定了“生物产业立国”的国家战略。生物经济不仅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的经济,更是一种超前的文化产业经济,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具备一定的生物技术和人才优势,这些有利因素是我们赶上生物经济的快车、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文化战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