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舆,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说明

    [     ]

    A、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     ]

    A、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C、否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D、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

    [     ]

    A、否认了运动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制造出电脑,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导弹、宇宙飞船等能够自动控制,到达预定目的。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

    A、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一次,钱学森为解决导师交给他的难题,前后写了五份演算文稿。当他把定稿装入文件袋后,特意在封面上工工整整的写到“Final(最后的)”,但他马上又觉得不妥,便在旁边补了一行“Nothing is final!!!”。这句“Nothing  is  final!!!”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真理是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真理是绝对的
    D、真理是普遍的
  •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文通好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此诗为徐寅的《梦》中的诗句。对梦境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梦境是虚幻的,与客观世界无关
    B、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
    C、梦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D、梦境并不是无端的,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
  • “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这启示我们

    [     ]

    A、想问题办事情的态度决定成败
    B、联系是普遍的、主观的、有条件的
    C、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在中国,梅花往往成为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陆游被贬时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写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是咏梅诗,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     ]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梅花的认识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
  • “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头狮子的尾巴,但不要怀疑狮子的存在。它还不能马上现出它的全身,那是因为它非常巨大。”这句话说明

    [     ]

    A、意识所反映的对象都是不可捉摸的
    B、大自然无限广大,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D、人类的认识需要随实践不断深化发展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揭示的这里是
    [     ]
    A、真理的获得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
    B、只要与客观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
    C、追求真理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D、量变的积累一定会引起质变
  • 下列与“牵牛要牵牛鼻子”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好钢用在刀刃上
    D、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 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近年来,现代都市生活中出现了“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有人统计,“拼车”的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族”这一消费行为及其结果说明

    [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运动中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D、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 近年来,地震频发,这些灾害引起2012年世界末日十大猜想,产生这种猜想的主要错误是

    [     ]

    A、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联系与非本质的联系
    C、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D、混淆了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
  • 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     ]

    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要是客观符合主观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已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企图食“半饼”而饱的现象在生活中是不少见的,其可笑之处在于

    [     ]

    A、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强调量变,忽视质变
    C、认为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D、认为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 下列与寓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有

    [     ]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防微杜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半是在解决麻烦”这直接体现了

    [     ]

    A、辩证的否定
    B、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C、一般寓于个别之中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一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管理分配等原因,出现了严重亏损。经过改革,新的管理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利税连年增加。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资本运营,在全国各地投资办厂,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该企业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下,有很多中学生都在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上网快速便利,但一些手机色情网站散步淫秽信息,严重危害社会道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成为急需整治的社会问题。
    有人认为中学生不应该用手机上网,请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