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奋斗不屈。以上材料说明

    [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这个论断阐明

    [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据此回答第1~2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
    B、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改造世界的问题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据此回答第1~2题。
    1、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
    [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
    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
    A、新民主主义文化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毛泽东思想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据此回答第1~2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表明它
    [     ]
    A、包括人类的全部智慧
    B、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C、能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
    D、能保证人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它
    [     ]
    A、彻底否定了一切旧哲学
    B、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只对当时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D、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最一般规律
  • 法国近代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谈到: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身躯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下列观点中,与拉美特利观点一致的是

    [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画饼充饥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中美双方举行能源政策对话,在提高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合作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盲目征服自然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说明

    [     ]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自然界是不可以改造的
    C、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能够驯服自然界
    D、自然界是变化多端的
    2、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

    [     ]

    A、加大改造自然的力度,人定胜天
    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
    C、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
  •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     ]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④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生活处处有哲学。在中学生中广为流行的歌曲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据此回答1~2题。
    1、歌曲《不想长大》中有“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这句歌词。但是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不想长大就不再长大了,这主要强调的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具有能动性
    2、与歌曲《暗香》中“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这句歌词表达同一哲理的成语是

    [     ]

    A、因地制宜
    B、推陈出新
    C、变化多端
    D、顺水推舟
  • 两位画家以《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小树上有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中国日报》报道,一种常被用作安眠药的药物对脑部受损伤、处于植物人状态好几年的病人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服用这种药物后,这些病人被唤醒,一些病人甚至能够和家人交谈。这说明

    [     ]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B、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

    ①有限的实践活动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
    A、真理是绝对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真理和谬误都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戒掉网络游戏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也能意识到,网络游戏上瘾,长期付出的成本要比从游戏中获得的收益大得多。但仅仅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不能顺利地戒掉网瘾。这说明

    [     ]

    A、人们的认识是不可靠的、没有用的
    B、由认识到实践行动需要决心和毅力
    C、人们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
    D、客观因素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与日本预防污染的零排放相比,我国在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也提出了21世纪必须实现的“零增长”目标:2030年人口数量“零增长”,2040年资源、能源消耗速率“零增长”,2050年生态环境退化速率“零增长”。这是因为

    [     ]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中国与日本有相同的国情
    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下图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画面上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面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表达二者关系的是

    [     ]

    ①艺术作品是原型的主观创造
    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
    ④艺术作品应当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 一千多年来,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曹操的墓所在地一直扑朔迷离、疑云重重,民间流传有“七十二遗冢”之说。河南官方于2009年12月27日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最终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历史人物曹操的墓究竟在何方,专家学者说法不一。对此我们应该坚持的观点是

    [     ]

    A、根据权威专家的定论最终确定曹操墓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需要历史考古等证据不断证明
    C、用历史书籍判断一切
    D、必须回到三国时期才可以最终确定
    2、曹操墓考古队领队潘伟斌针对学者提出魏武王石牌字迹粗糙,可能伪造,以及曹操墓真伪的问题表示,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欢迎争鸣,只是希望争鸣的人拿出充足的证据。“谁不相信,都可以亲自来看一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要坚持实践的观点
    ②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③亲身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有效方法
    ④只要亲自看到的现象就一定是真实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目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

    A、发挥科学认识对实践的特殊决定作用
    B、实践与认识是彼此孤立,毫无关系的
    C、科学认识是检验实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D、科学认识能够有效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水平
  • 有专家称,“19世纪是发展经济的世纪,20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建设新时代的世纪。”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平安陕西”、“诚信陕西”、“绿色陕西”,把“文化陕西”建设作为又好又快推进“构建和谐陕西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建设“文化陕西”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近年来,泥石流地质灾害活动十分频繁,由此也引起了人们对泥石流地质灾害原因及分布状况的强烈关注。一次又一次的泥石流地质灾害也引发了人们对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报工作的不断思考和认识。远古时代,由于人们受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所限,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测难以实现。面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等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上述材料两个基本观点的共同点在哲学上称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请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必须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