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限时“15+2”训练12:导言及唯物论的第一部分试题
  • 钱学森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己的工作。他之所以如此重视哲学的作用是因为
    [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下列选项与“理生万物”观点相一致的是
    [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 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
    [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动即含静,动不舍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这些观点分别属于
    [     ]
    A、怀疑论     相对主义     辩证法
    B、唯心主义     诡辩论     辩证法
    C、唯心主义     辩证法     辩证法
    D、形而上学     宿命论     诡辩论
  • 2009年10月29日至30日,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北京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限时“15+2”训练12:导言及唯物论的第二部分试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迎接人类黎明即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这句话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
    A、反思性
    B、革命性
    C、发展性
    D、科学性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
    [     ]
    A、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B、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
    C、构成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D、对万事万物一切具体特性的总括
  • 范蠡曾对越王说:“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易传》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它们共同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     ]
    A、意识具有独立性、客观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具有可知性、能动性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按规律办事相结合
  • 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组织力量攻关,短时间内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研制出防治甲型HINI流感的疫苗,并在特殊人群接种中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这表明
    [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 《幽兰操》相传是孔子所作,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在兰的身上寄托了孔子全部的思想感情,历史上和者甚多。王菲演唱的《幽兰操》改编自韩愈。改编者为了押韵,很多句子被乾坤大挪移,拆开、倒写比比皆是。这主要反映了
    [     ]
    A、歌词改编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物质
◎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限时“15+2”训练12:导言及唯物论的第三部分试题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     ]
    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据报载,“久耕托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欺实码”等选入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这说明
    [     ]
    A、物质是客观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魔术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门类,它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
    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
  • 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 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吉祥物名为“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赋予拟人化的泰山石吉祥的寓意。这说明

    [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艺术作品是对原型审美的直接再现
    ③意识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④
  •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民族团结意识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某中学党支部、德育处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让我们共同参与:
    从历史中走来——承继文化的血脉
    学校安排历史组老师开设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专题讲座。通过回顾中外历史同学们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民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光大拓扬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1)听了讲座后,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活中感悟——珍惜大团结局面
    各班出一期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积极为黑板报内容献计献策搜集材料。有同学提供了下列我国民族政策的资料: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之路——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立场。这激发了各族儿女爱国爱家的热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请你为黑板报提供下列内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中是如何坚持唯物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自己做起——付诸行动促团结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认识到,增进民族团结需要靠各民族人民包括我们青年学生的共同努力民族团结无小事。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3)面对下列可能遇到的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情景一:暑假到西藏旅游,导游提醒,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与禁忌很重要。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倒酥油茶敬客时,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至面前时,才能接过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藏族人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身边外来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也不断增加。有消费者与一位卖烤羊肉串的维吾尔族青年与发生纠纷争执时,旁边有人借机煽动,试图制造事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某校高三(1)班同学也围绕”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话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参与其中。
    感悟流行文化
    “天正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周杰伦的《青华瓷》把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历史与未来很好地融合起来,优美的中国传统诗词的风格再加上配乐的浓郁中国风的味道,让流行音乐变得雅致。有人把它概括为“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正因为如此,这首歌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泛传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从《青华瓷》的成功中感悟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味文化创新
    同学们了解到,深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主要来自于创新。创新不仅孕育了深圳文化产业的新门道、新行当,也打造了“华为”、“QQ”、“华侨城”、“雅昌”等知名品牌。短短几年,“腾讯”就以8.6亿多注册用户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信商,憨态可掬的“QQ小企鸥”成为中国网民最熟知的“宠物”。仅在2008年上半年,“腾讯”就提交了1298项专利申请。“腾讯”主席马化腾也入选2009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十大商业领袖。
    (2)运用《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你从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中体味到创新的那些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文化实践
    从2009年3月开始,教育部选择在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8个省(市)开展“京剧音乐课”的试点工作。但某市一位音乐教师在她上的第一节京剧音乐课时就遭遇到了这样一幕:一位四年级的小男孩突然站起来说,我不喜欢也不想学京剧,是我爸妈非让我学的。不可否认,京剧进课堂遇到了十分尴尬的局面。同学们经过调查发现: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中小学生对京剧的认同度还不高,京剧与当代中小学生的实际、与现实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学校也比较普遍缺乏懂京剧的音乐师资。为此,同学们决定举行一次“让京剧进课堂不再尴尬”的模拟研讨会,并准备邀请各方面的代表共同献计献策。
    (3)如果你被邀请参加本次模拟研讨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并阐述其唯物论和认识论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