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文综政治模拟四的第一部分试题
  • 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商品销售的总收益(总收益=数量×价格)。下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①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A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求量(Q轴)随价格(P轴)变化的情况。其中,曲线D为需求曲线,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曲线交点为E,E点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是P0和Q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当P=P0时,该商品供求平衡
    ②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③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④当Q=Q0时,该商品价格保持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投资者在配置资产组合时需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取舍。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     ]
    A.不投资股票,风险和收益均为零
    B.投资股票越少,风险越小收益越大
    C.投资股票越多,风险和收益就越大
    D.恰当的资产组合,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 网购市场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中国传统生产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模式,并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网购市场日趋成熟,大部分网购消费者已从最初单纯追求低价,逐渐过渡为对商品质量及服务的高要求。垂直团购网站专业化、细分化、地域化、个性化的发展,适应了这一消费需求(见下图)。这说明:
    [     ]
    A.消费模式的变化致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
    B.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的改变
    C.新的消费需要可以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D.消费方式的变化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 高三文综政治模拟四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10年7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上涨。为了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导致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自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此宏观背景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形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
    ①某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投资规模难以扩大
    ②某居民存款实际收益增加,存款意愿明显增强
    ③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同比例上涨
    ④某商业银行主体业务利润下降,经营压力加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这是中国商务部会同中国4家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的广告片的镜头。广告片呈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回答1~3题。
    1.该广告片的推出:  
    [     ]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一次广告宣传可能会换来品牌的关注度,但品牌忠诚度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企业必须:
    [     ]
    A.加快推进市场多元化,降低出口产品成本
    B.摈弃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领国际高端市场
    C.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D.加大企业海外并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3.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家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引发新一轮就业困难)的破解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果请你为政府撰写建议书,你的观点可以包括:
    [     ]
    ①发展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改善就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
    ③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④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今年,江苏民营工业全年增加值3527.4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8.3%,同比增长20.6%。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9%,拉动全省GDP增长3.3个百分点。这说明民营经济:
    [     ]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D.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
  • 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 高三文综政治模拟四的第三部分试题
  • 今年中秋前后人们议论纷纷的“月饼税”,其实只是一种民间说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中的工薪所得。下列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①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从我国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③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④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2011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忧思。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②诚信经营,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③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
    ④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中的基础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材料一:
    注:幸福感的拥有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和生存状况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主观确认。——摘自CCTV《      2010年中国人幸福感调查报告》
    材料二:在今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杭州最具幸福感城市,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大多数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免费开放。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条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途径并分析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广东为什么要加大财政投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下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企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3)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建议》中提到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