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     ]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的分歧
    [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先后在英国、德国四次评选“千年人物”、“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中,马克思都名列前茅,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尊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旧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伟大的变革,这主要表现在
    [     ]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它是凌驾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③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在挑战和困难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     ]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截至22日,在灾害中遇难1435人,失踪330人。据专家介绍,舟曲泥石流灾害是因为地质地貌、汶川地震、气象、瞬时的暴雨等方面原因造成,而生态破坏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据此回答1~2题。
    1.专家准确地解释导致本次灾害发生的原因表明
    [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改造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联系
    2.生态破坏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这警示我们
    [     ]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③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11年8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深深灵活。一方面,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现在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审慎”。这启示我们
    [     ]
    A.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①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真理是有条件的
    C.正确地意识对个人活动有决定作用
    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意思”这样一幅智能图景。物联网的出现说明
    [     ]
    ①认识是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创新即与众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从2002年7月开始,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启动的刑事审前程序改革示范(试验)项目获得批准立项,经过8年来的试验,已经为国家修订刑事诉讼法积聚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下列古语与材料蕴含“实践第一”观点相同的有
    [     ]
    ①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论衡》)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③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④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发出通知,要求自2011年9月1日起,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从认识论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说明
    [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实践的目的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号称俄罗斯近代史上最严重的大火,烧毁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同时还殃及了当地的军事基地,逼近了核研究设施,影响了交通运输,可能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减少1个百分点,还将引发全球粮食危机。这表明
    [     ]
    A.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联系是多样的,不同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作用相似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长的木板有多长,而在于最短的木板有多长。这就是经济学界著名的“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B.做工作必须做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办事情的关键是搞好整体
    D.要做好工作,关键是要不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大批创新人才。之所以注重实践,其哲学依据在于
    [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③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④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010年8月12~14日,以“粮食安全──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的作用”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据此回答1~2题。
    1.粮食自给率是衡量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95%是我国粮食安全要求的自给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需要进口50亿千克粮食。如果我国过分依靠国际资源和市场实现粮食供给就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这启示我们
    [     ]
    A.事物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要优化事物要素,增强系统
    C.要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
    2.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这是因为
    [     ]
    ①农业科技创新能彻底否定传统农业的优势
    ②农业科技创新更具有权威性
    ③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技术工具
    ④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局限,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201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2%,食品价格涨13.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7.3%。鉴于我国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国务院决定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地位。这表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     ]
    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推开、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这说明
    [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 “智能能源网”是由我国著名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来的新概念,这是国际上首次对智能能源网作出的定义,它标志着人类从电力智能化到能源体系智能化的更高端认识。据此回答1~2题。
    1.武建东第一次提出并定义了“智能能源网”的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     ]
    A.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意识,将决定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B.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C.是从探索世界规律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D.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武建东被国际业界誉为智能能源学说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以及新能源结构架构的设计者,这项原始创新成果标志着人类从电力智能化到能源体系智能化的更高端认识。由此也推动中国在能源建设领域居于世界先进地位,中国应该享有在这个领域重要知识产权的收益。这表明
    [     ]
    ①理论的创新有利于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②理论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③理论的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权威即是永恒的真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温家宝总理说,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上述改革的目的是
    [     ]
    ①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③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觉到更冷;而在热带长大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这种冷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反映了
    [     ]
    ①事物间的联系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人的主观意识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③社会意识一定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究竟申遗值不值,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各执一词。之所以各执一词是因为
    [     ]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不同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已,没有标准
    ④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由于贪腐近2亿元,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被宁波中院一审判处死刑,2011年7月19日,被执行死刑。这件事警示我们,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坚持群众观点就必须
    [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④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的影响”;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核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能的和平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又会造成一定的灾难。 2011年9月12日,法国南部加尔省马库勒核电站的一座处理核废料的锅炉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作为核能大国的法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能源战略,加强能源多样化,力争未来将法国核电站总发电量的比例降至50%。在当前中国加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煤炭等化石燃料无法解决电力供应紧张和节能减排等压力问题,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水电资源等因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难以发挥主要作用。开发利用清洁高效能源的核电,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看待合理开发和利用核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
    材料一: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2006年北京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和上海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2011年再度曝光的河南“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人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落实,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11年在天津考察时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怒斥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称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严重。“要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点治乱必须重拳出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出席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时这样强调。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