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人若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深最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这表明
    [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③哲学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任何一门具体科学,无论是物理学、化学,都不能回答人生这一问题,对于具体科学而言,人生问题是个猜不透的谜,可对哲学来说它不是谜而是着力研究的对象,是千百年来无数哲学家们力求解开的“人生方程式”。这表明
    [     ]
    A.哲学是基础,各门具体科学是指导
    B.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各门具体科学则是关于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的科学
    C.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进步
    D.各门具体科学是世界观,哲学是方法论,哲学为它们提供研究指导
  • 研究哲学的问题有很多,其中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
    [     ]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源问题
    B.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从哲学上看,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的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动即含静,动不舍静”,从哲学角度看,这些观点分别属于 
    [     ]
    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
    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C.唯心主义、辩证法、辩证法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
  • 我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重点是抓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的“实践”概念,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之所以要重点抓住“实践”概念,是因为
    [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说明世界,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②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
    ③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基础
    ④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011年8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火星轨道侦察器第一次在火星上拍摄到“流动水”的痕迹。据此回答1~2题。
    1、照片显示,水流在火星地表冲刷出数以万计的沟壑。这些河道狭窄、暗黑,长达数百码。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进一步佐证了 
    [     ]
    A.“水”是世界的本源
    B.火星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2、发射火星轨道侦察器探索火星资源的认识前提是
    [     ]
    A.承认火星是客观存在的
    B.火星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改造和征服火星
    D.人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里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
    [     ]
    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幽兰操》相传是孔子所作,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在兰的身上寄托了孔子全部的思想感情,历史上和者甚多。
    王菲演唱的《幽兰操》改编自韩愈。改编者为了押韵,很多句子被乾坤大挪移,拆开、倒写比比皆是。这主要反映了:

    [     ]

    A.歌词改编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物质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她的设计包含中国的文化特征,彰显中国的文化精神,反映上海世博会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同时,符合中国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她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这说明
    [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艺术作品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复制
    ③意识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我国科研人员运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基因组装工具,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感念,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是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D.认识是实践最终目的
  • 许多人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种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也不会全军覆没。但股神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集中精力小心看好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认识的形成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C.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投资行为成功与否取决于投资观念是否正确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4月5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条例,学校和社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这表明
    [     ]
    A.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个人,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作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     ]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追求真相”越来越成为广大网友的普遍愿望,“上海钓鱼执法”、“南京徐宝宝”等造假事件都因网民的追问被“还原”了事实真相。这是因为 
    [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是相对的
    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谬误
  • 对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古人按语: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故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以上论述启示我们
    [     ]
    ①人们的准确预见是实践成功的关键
    ②要学会在事物的联系中寻求最优目标
    ③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④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作画平生万万千,抽筋折骨亦堪怜。在艰难之时,我追逐着希望和光明。”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
    [     ]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
    D.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又要勇于克服困难
  • “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 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     ]

    A.巢覆卵破   
    B.因噎废食  
    C.吐故纳新 
    D.绳锯木断
  • 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赛跑还是赛车,在直道上是很难甩开对手的,只有在跑道的弯道区,才容易超越对手。这启示我们
    [     ]
    A.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发展要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
    C.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近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虽发展环境不一,发展条件各异,发展路径有别,但最终都殊途同归,都坚持了科学发展。由此可见
    [     ]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相互转化
    C.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 2011年11月30日,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发布11月互联网十大热词榜单,“神州八号”、“房闹”、“狼爸”、“巨型光棍节”、“校车”、“限广令”等词入选,涵盖时事、经济、网络等各种社会热点。这说明
    [     ]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的变化折射出社会存在的变化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 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说明
    [     ]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年古县贵州遵义县传唱出这样的山歌:“庭院花草吐芬芳,水泥道路进村庄。一池三改环境变,沼气一扭饭菜香。特色种养收益好,黔北民居亮堂堂。”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B.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应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D.上层建筑能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温家宝总理曾以《离骚》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明志。这句话表明
    [     ]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说明
    [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上图所示为1955年以来,我国农村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主要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体现了
    [     ]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下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B.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始终
    C.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D.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方式解决
  • 2011年9月23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说明
    [     ]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②人的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③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④人生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奉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11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支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依然薄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因此,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会议明确了包括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等在内的五项重点任务。会议强调,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公益性,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对应材料,至少包含4个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7月21日,《湖北日报》刊登了《以”丑“传美名》一文。该文对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做了简要介绍:被誉为”当代中国京剧第一名丑“的朱世慧从艺数十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药王庙传奇》、《法门众生相》等剧中开创了丑角挑大梁的先河,他在表演上既有丑行的神韵,又有生行的气质,将丑行和麒派老生的演技和唱法糅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艺术家朱世慧的从艺经历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对我们进行创新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的重要的现实课题。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新农保试点的启动,使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又一重大惠农举措。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试分析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