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高二政治高效学习法第二单元第四课课末达标(必修4)的第一部分试题
  • 2010年春季,西南5省(区、市)遭遇世纪大旱,5000多万同胞受灾。这场罕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000万同胞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告诉我们
    [     ]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人力所能预测和控制的,但是通过人类的努力,将灾害消弭在最小状态是可能的,这需要我们鼓起勇气,坚定信心,在抗击严重的旱灾过程中,一定要未雨绸缪,有所作为。这表明
    [     ]
    A.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     
    B.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C.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 据天文学家观察研究表明,宇宙空间93%的元素是氢,另外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充满星际空间。据此回答1~2题。   
    1、宇宙空间的构成表明 
    [     ]
    A.宇宙间不存在超自然的造物主     
    B.氢是宇宙中最主要的物质     
    C.宇宙是由氢构成的     
    D.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
    2、上述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
    A.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B.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
    [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过程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④人类有可能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眼光研究人类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12年人教版高二政治高效学习法第二单元第四课课末达标(必修4)的第二部分试题
  • 实践证明,脱离生产力来讲生产关系,特别是脱离生产力的实际状况盲目地变革生产关系,追求所谓的“先进生产关系”,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

    A.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B.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  
    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下列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 2012年人教版高二政治高效学习法第二单元第四课课末达标(必修4)的第三部分试题
  • 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7.1级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地震的发生表明
    [     ]

    A.自然界的运动有其本身的规律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C.事物的变化发展无常   
    D.人们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2010年4月26日,北方多地遭大风沙尘天气,约2300万人受影响,这是今年第二次较为严重的沙尘天气。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形成,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据此回答1~2题。
    1、由于人祸形成沙尘天气,这表明
    [     ]
    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对材料中“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
    [     ]
    A.“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C.要认识“天灾”形成的规律,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     
    D.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沙尘天气
  • 2009年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主题为“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旨在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节能减排,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标准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 以下是古希腊两位著名的哲学家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如何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
                                                                                                                                                                   
                                                                                                                                                                   
  •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 年9 月22 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已成为各方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主渠道,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各方加强合作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已成为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