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政治文科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该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 
    [     ]
    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C.精神愉悦  
    D.健康向上
  • 温家宝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这表明
    [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 早在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11年3月2日,中国美术馆正式进入全面“免费时代”,“售票处”的牌子被“领票处”的牌子替换。 随着我国《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各地“三馆”陆续免费开放,这是为了
    [     ]
    A.更新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        
    B.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
    C.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含义往往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
    [     ]
    A.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C.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D.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
  • 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千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背后,都印刻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
    [     ]
    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③愉悦精神④积极向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99年,国外一些媒体评选过去一千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不止一次居于首位。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是因为
    [     ]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体系②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③在过去的一千年中,文化始终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正确理解是
    [     ]
    ①批判传统,独领风骚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在我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的“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中,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其中相互激荡,既催生了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     ]
    A.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B.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每一次思想运动都促进文化向前发展    
    D.思想运动对文化传统进行了彻底颠覆
  • 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     ]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     ]
    ①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②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③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更紧密,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更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回答1~2题。
    1、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     ]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④不同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②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③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古城北京被彻底改建,城墙和城门被陆续拆除。据说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曾为此流泪,抱着一块城砖对拆城墙的人说:“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梁思成之所以流泪,因为他深知文化遗产
    [     ]
    A.是一个国家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  
    B.是一个国家全部历史事件的凝结
    C.是一个国家宗教发展的集中体现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     ]
    ①人口迁徒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④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     ]
    ①民族性②多样性③交融性④独特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C.努力研究,精益求精      
    D.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诚信意识是
    [     ]
    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思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    ____继承。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 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政治文科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     ]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遗产,说明
    [     ]
    ①非物质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只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发展经济③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     ]
    ①团结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尊老爱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
  • 解决下图中的问题,必须处理好

    “不同步”
    [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     ]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老子》说“自胜者强”;《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由上可知,    ____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     ]
    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爱好和平
  •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___为核心、以    ___为原则、以  ____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     ]
    A.为人民服务;增进诚信意识;集体主义
    B.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增进诚信意识
    C.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增进诚信意识
    D.增进诚信意识;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
  • 中华民族精神
    [     ]
    ①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③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④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④“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决定作用
    C.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始终是同步的
    D.文化总是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 2010年10月1日清晨,15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61岁华诞。6时10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晨曦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人们的注视中冉冉升起。象征吉祥幸福的万羽和平鸽从金水桥东西两侧同时放飞,在广场上空划出道道美丽的弧线,将各族儿女对祖国母亲最美好的祝福写满蓝天。材料表明
    [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③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④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北京师范大学重视塑造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而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 第二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于2010年10月11日至15日在庐山举行。本次大会共有125家国内外新闻媒体的155位记者参加,会议期间各新闻媒体和记者对大会的内容通过电视、互联网等进行了同步报道。这表明
    [     ]

    A.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B.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D.大众传媒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真实

  • 2010年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从文化角度来说,教育
    [     ]
    ①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走向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地震中的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     ]
    ①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文化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0年来,许多地方媒体纷纷效仿《感动中国》,每年在本地发起“寻找感动”活动。爱国、坚强、勇敢、善良、孝悌、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通过媒体的“寻找感动”活动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     ]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②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政治文科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温家宝在2010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 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可见,北京精神体现了
    [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C.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D.文化反映经济,与经济发展同步
  • 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     ]
    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
    ①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     ]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的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     ]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 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____的特点。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   ___精神、   ___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___精神、   ___精神、     ___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这就是         的伟大旗帜。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     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___,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下表左列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表格内。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面向出口的加工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经济回报高等特点,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09 年7 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观察和估量文化产业的意义,就过于狭窄和浅陋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考量文化产业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