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广西自治区桂林十八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根据“旅行家们的记述”,推断亚洲没有温带,只有炎热与严寒,并据此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
    ①孟德斯鸠通过他人记述了解中国气候,是不可取的
    ②孟德斯鸠依据他人记述推断中国气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
    [     ]
    A.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D.人的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 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关注校车安全,我们在行动……开往春天的校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校车安全应把预防作为第一道防线。这表明
    [     ]
    A.要善于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办事情
    B.要善于以果寻因,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C.要善于以因推果,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D.要善于搞好局部,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但地沟油问题要得到真正彻底的根除,更要在源头“管控”的同时大力疏导,即创造合法产业链,利用市场机制处理厨余废油,提炼燃料,让“地沟油”变废为宝。这强调了
    [     ]
    A.“废”与“宝”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
    B.“废”与“宝”的转化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C.“废”与“宝”的转化是对“废”的彻底否定
    D.“废”与“宝”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
  • 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顺利安全返回,标志着天宮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实现重大跨越,为我国进行深空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技术要求高、验证难度大,为此,科研人员成功突破了目标飞行器高精度入轨、远距离导引控制、近距离自主导引交会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材料说明
    [     ]
    ①世界的可知性取决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②人类能够限制规律发挥作用从而为自己造福
    ③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实践创新有利于扩展人类的认识范围和领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生活方式。在学校开展“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可以选择的做法有
    [     ]
    ①从我做起,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重视外因的作用
    ②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重视量的积累
    ③变废为宝,注意生活废物的再利用,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
    ④保护自然,拒绝穿天然纤维制成的衣物,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尽管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广泛,但它“先天不足”:薄膜越薄,制造成本越低,但当其变得更薄时,会失去捕光能力。对此,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最终发现,当薄层厚度等于或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时,其捕光能力会变得很强。科学家们可据此研制出厚度仅为现在商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的1%,但捕光能力却大有改善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这说明
    [     ]
    ①客观并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就能提高人类的创新能力
    ②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③人类认识和利用客观事物要以客观事物的属性为前提
    ④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中,人类的创新能力是有限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古人“飞天”梦想虽然十分美好,却无法实现;然而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一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
    A.科学理论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动力
    B.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的成功
    C.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D.科学技术、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对科学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
    ①感性认识依赖于实践,理性认识不依赖于实践
    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④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正确的感性认识对实践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现象决定本质,本质反映出现象
    ②现象和本质相互联系,人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现象是主观的,本质是客观的,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
    ④把握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2011-2012学年广西自治区桂林十八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启示我们
    [     ]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C.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人们一般把历史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真实发生的历史、史料中的历史、历史学家所写的历史。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真实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人们无法把握
    B.人们借助史料可以正确认识真实发生的历史
    C.史学家写就的历史是对真实历史的如实反映
    D.人们运用抽象思维就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面貌
  •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

    ①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免费午餐”是由部分媒体人士发起、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的慈善行动,这一活动在短短半年时间就惠及千千万万农村孩子。在2011年10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民间慈善获得了政府回应,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这表明
    [     ]
    ①立场不同人们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形成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后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上述材料说明
    [     ]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要受到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创作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价值判断及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而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哈里克用满是烤羊肉串味道的“辛苦钱”,资助了上百名贫困生,用一颗赤诚之心,实践着“把字写在石头上”的信念。他的感人事迹证明
    [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人奉献社会的目的是证明自己的价值
    ③人只有在自我奋斗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庄仕华是现任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入伍从医38年,扎根边疆38年,始终坚守在医疗第一线为数十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0万多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因此他多次立功受奖,得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荣誉称号。庄仕华的先进事迹说明 
    [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选择
    ③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④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
    [     ]
    ①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
    ②人的本质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方面去理解
    ③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
    ④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思想。运用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和谐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已经达到的现实状态
    ③和谐社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
    ④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与现实没有关联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种观点体现了
    [     ]
    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
    ②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既要把握现象,也要把握本质
    ④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11-2012学年广西自治区桂林十八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没有人富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这句话意在说明
    [     ]
    A.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B.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C.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D.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关系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中央把民生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其哲学依据是

    [     ]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并决定次要矛盾的存在与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民生问题等次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他的话从哲学上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最终归宿
    B.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C.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理论知识掌握的越多,实践活动越有成效
  • “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对为官者来说,有无道德操守至关重要,“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德操而固则威立,教顺而必则令行。”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更加注重发挥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B.要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C.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文化发展纲要确立的重要方针。这一方针蕴含的哲理是
    [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文化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②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文化建设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在太空竞争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的双重推力下,“神舟八号”与“天空一号”成功对接。这进一步说明
    [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人类对太空认识的直接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④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豆”三大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1月31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吉隆坡获得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马哈蒂尔科学奖基金会颁奖给袁隆平院士的理由是:以独创性思维和胆识,在水稻这一热带主要作物的育种中冲破经典理论束缚,使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袁隆平在研究中对既有理论采取批判地吸收的态度,即继承其符合客观实际的部分,摒弃其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部分。袁隆平对“无优势论”传统理论观点的突破带动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进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为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结合材料分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川省在发展绿色食品中,针对农民收入和农村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面向市场抓好营销,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全面强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包装标识、质量检测等全程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四川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和“让”。钱老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为中国人争气、为国争光”是钱学森的信念和追求。钱老的“让”,让的是个人名誉、地位和金钱,他总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大家,“大科学工程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他幽默的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他把稿费和资金上缴组织,捐给学生,捐给西部的治沙事业。
    钱学森的“争”和“让”,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成果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