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高三政治专题十模拟提升的第一部分试题
  • 出于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需求,上海市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提出从“旧城改造”走到“旧城更新”的发展思路,强调尊重旧城区的现状,对旧区内的现状区别对待,保留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价值的文化层,让“旧城更新”不仅能解决居住问题,更通过保护城市遗产,改善居民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区生活。上海市的这一措施说明                                         
    [     ]
    ①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④必须承袭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把跑道、五羊、“海上丝路,广州是起点”等代表着广州22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的元素结合起来,构图以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历史名城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和现代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反映了                                                                                                                  
    [     ]
    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该标识的使用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 春节这个蕴含着丰富中国文化符号的节日,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成为世界的商机——一大批中国人选择出国过大年,众多老外和海外华人一起吃年夜饭、买年货……有外国朋友说,春节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给各国带来了“财气”,带来了机遇。这表明                   
    [     ]
    A.中外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2010年2月,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     ]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D.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繁荣世界文化
  • 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当你看到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
◎ 2012年高三政治专题十模拟提升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09年5月27日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50周年纪念日。《梁祝》由上海音乐学院,是一个民族对爱情与人性的盛大礼赞。50年来,它那优美的旋律,不仅深深地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里,也感动了整个世界。《梁祝》的成功表明    
    [     ]
    ①提升文化竞争力必须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②文化创新离不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③立足民族传统又面向世界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优秀民族文化不仅属于该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某单位准备举办歌咏大赛纪念国庆六十周年,职工报名参赛的24首歌曲中,只有两首与活动主题有关,其余的都是无关的流行歌曲。同学们就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发表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A.限制流行歌曲,倡导经典音乐  
    B.发展大众文化,改变人们的文化价值观  
    C.创新文化内容与形式,增强主旋律的吸引力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障文化选择的独立性
  • 北京奥运期间,羌族刺绣、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厦门漆线雕技艺、苏绣、无锡精微绣、藏族唐卡、泉州提线木偶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这体现了            
    [     ]
    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②传统文化的继承性③传统文化的先进性④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近年来人们从各种新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来描绘西藏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作品有《尘埃落定》、《藏地密码》等。这些作品激起了人们探究西藏历史渊源和神秘文化的极大兴趣。这表明                
    [     ]
    A.书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B.保护文化历史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     
    C.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 某陶瓷企业撇开建陶行业一味模仿欧美设计的惯常做法,大胆创新,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巧妙地融入设计中,把中国文化元素导入产品,一举打开了国内外市场。这表明                            
    [     ]
    A.传承中国文化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C.对外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    
    D.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优于欧美设计
◎ 2012年高三政治专题十模拟提升的第三部分试题
  • 2008年9月25日,百老汇现代摇滚音乐《阿依达》隆重登陆上海美琪大戏院。“《阿依达》是什么?在中国,它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英国,它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把相关的内容放到埃及,它就是《阿依达》”。这说明         
    [     ]
    A.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B.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C.民族文化具有区域性    
    D.世界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是因为       
    [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盛会。奥运会的服装设计师们坚持“既要出其不意、匪夷所思,又要充分展现中国悠久灿烂文化和现代文明,更要突出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主题及狂欢盛会主旨”的设计理念,为我们奉献了一道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上述材料说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报告把“学有所教”放在民生问题的第一位,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下题。  之所以要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09年10月1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演讲,他指出:“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我们这个星球的生活日益精彩纷呈、充满生机活力,也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等。推动世界各国文化进一步交流,不但是各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还指出:“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一如既往地兼收并蓄,博采世界各种文明之长,借鉴各国有益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皖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宏伟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历史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历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是双向的。我们要充分发挥皖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为什么说区域历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如何继承皖江文化,发挥皖江文化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