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市场的背景
亚当·斯密是将经济问题放在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法律背景下进行讨论的。他从“我们的最普通的、广泛的感情之中,寻求正确、合理、恰当、公正的基础”。假如一条狗在街上被车轧死,不论什么人看到了,其心灵都会被触动。斯密将这称为“同感”或者说“同情”,就是“设身处地”。正是这种“同感”,自然地对人的利己心构成了一种约束。市场要正常运转,需要交易者承认对方的利益跟自己的一样重要。有一句俗话,自己挣钱,也要让别人挣钱。这里面其实就是同感发挥作用,而使个人节制自己的利己心。
当然,斯密清楚地知道,假如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仇家死亡的惨状,也许会欢呼雀跃,而这种反应肯定是不道德的。因此,人是需要规则约束的。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即可自发地形成一些获得人们普遍认可的规则。比如,即使是盗贼,也知道偷窃是不正当的行为,因为,设身处地,他也不愿意别的盗贼偷窃他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是他偷来的。因此,禁止盗窃就是斯密所说的“天然的正义法则”。
人只有遵守规则,才不会走向毁灭。斯密相信,“如果人类没有普遍地把尊重那种重要的行为准则铭记在心,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市场自然也不可能正常运转。而宗教的作用,正在于促进人们遵循这些规则。因为宗教告诉人们,人们经过教化也逐渐相信,“这些重要的道德准则是造物主的指令和戒律,造物主最终会报偿那些顺从的人,而惩罚那些违反本分的人。”大约正是据此,有学者提出了“有教堂的市场经济”概念。如果这里的教堂并不是指狭义的基督教堂,那么,其实我们看到,明清时代的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活动,就是“有教堂的经济”,徽商、晋商、浙商,无一不深深浸润在儒家伦理的气氛中,并以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生活。这些商人对儒家伦理的虔诚态度,可能也正是诸多家族基业维持上百年并平稳扩张的制度基础。假如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市场必然就是扭曲的。今天人们在中国看到的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市场。
斯密所设想的社会,不是一个以金钱为唯一价值的商业化社会,他追求的是“文明”社会。法律、道德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乃是个人从事其市场活动的制度背景。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追求自己的财富和幸福的努力才会造福于其他人和整个社会。
1.下列关于“同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感”就是“设身处地”,它属于人们最普通的、广泛的情感,它也是建立合理、公正的市场经济的基础。
B.“同感”能约束人的利己心,使交易者承认对方的利益跟自己的一样重要,在交易中学会尊重对方。
C.一个人看到自己仇家死亡惨状而欢呼雀跃,这种反应虽不道德,但也许人人都会有,这种反应也属于“同感”。
D.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同感可以自发地形成一些获得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规则。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人只有遵守规则,才不会走向毁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密认为,人类如果不遵循“天然的正义法则”,就会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从而导致人类走向灭亡。
B.明清时代的商业活动遵循了有教堂的经济规则,成为中国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商业活动。
C.今天中国的市场由于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不能完全遵守规则,已经成为扭曲的市场。
D.人人遵守有教堂的市场经济规则,就能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3.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盗贼虽然知道盗窃是不正当的,但却不会认同“禁止偷盗”这样的“天然的正义法则”。
B.明清时代徽、晋、浙商人对儒家伦理的虔诚态度,正是他们家族基业维持上百年并平稳扩张的制度基础。
C.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只要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节制欲望与利己心,市场就必然不会扭曲。
D.亚当·斯密追求“文明”社会,主张从事市场活动的人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
◎ 答案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
◎ 知识点
    根据n多题专家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市场的背景亚当·斯密是将经济问题放在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法律背景下进行讨论的。他从“我们的最普通的、广泛的感情之中,寻求正确、合理、恰当、公正的基础…”主要考查了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相似题
与“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市场的背景亚当·斯密是将经济问题放在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法律背景下进行讨论的。他从“我们的最普通的、广泛的感情之中,寻求正确、合理、恰当、公正的基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