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游民、游民文化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最早的通俗文艺作品是江湖艺人们创作的,所以在早期通俗小说和戏曲中便带有抹不掉的游民生活的痕迹,并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游民对生活和历史的理解。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文学作品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品,由于其受众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巨大。它们不仅促成了游民的社会化和组织化(如明末清初,游民组织的出现),而且成为社会游民化的桥梁(游民的思想意识通过通俗文艺影响到其他阶层)。特别是走投无路的人们在铤而走险之时,这些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便给了他们以鼓舞和力量,甚至成为指导他们战斗生涯的百科全书。
唐以前的朝代实行兵农合一、全农皆兵的制度,人人都是兵,农闲时,每人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唐代实行府兵制,可以说是“全兵皆农”,大部分农民都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宋代和宋代以后,整个社会风气是崇文抑武的,普通的老百姓只能从反映游民冒险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武装斗争和反抗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下层社会的人们在武装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中的戏剧化或小说化的倾向。这种情形甚至波及许许多多有群众参加的社会运动中去。如天地会组织模仿《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说唐》等小说作品,义和团的斗争生活模仿通俗戏曲。正像张鸣在《戏曲文化视野中的义和团的意识走向》一文中所说:
“也许没有任何一场农民运动能像义和团那样,在其自身的活动中存在着如此明显又随处可见的戏曲映象。我们在义和团的仪式活动、舆论宣传、行为举止、言语服饰中,不时地可以发现戏曲行当、念白、表演做派的影子。”
清末民初,土匪遍地,几乎所有的杆子都打着《水浒传》所树立的“替天行道”的旗号。英国汉学家贝思飞在考察了民国时期的土匪活动资料之后指出:“(《水浒传》中)描绘了一系列暴力事件,由豪饮的场面和插科打诨作点缀,但是重点在于罗宾汉式的英雄生活,打富济贫,在‘替天行道’的旗帜下聚义。正如对世代土匪首领所提供的激励,小说继续把年轻人的梦想引向现实。”
土匪们根据《水浒传》所提供的标准选取领袖、组织战斗、安排生活,乃至对待弟兄等。不仅缺少文化教养的游民、农民如此,连南明弘光小朝廷为抵抗满洲铁骑南下侵略,在长江边装模作样地举行誓师大典时,也未能免俗,作为兵部尚书的阮大铖参加典礼时所穿的服装就是戏曲里的行头,成为当时的笑柄。真是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在中国,戏往往不像生活,而生活有时候却很像戏
(选自王学泰《游民问题与社会的游民化》,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在中国,戏往往不像生活,而生活却有时很像戏”这句话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的程式化、脸谱化的表演和现实生活之间有较大差距。
B.中国戏曲常见的“大团圆”结局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C.讽刺了中国有时会出现一些戏剧化的荒诞、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D.通俗文艺作品影响着社会生活,是社会的游民化的桥梁。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社会游民化”的是 (   )
A.在通俗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明末清初,一些游民组织起来反抗暴政。
B.在《水浒传》的影响下,清末民初的土匪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
C.义和团的仪式、宣传、言行、服饰等方面都明显受到通俗戏曲的影响。
D.阮大铖身为兵部尚书,参加誓师大典时所穿的服装就是戏曲里的行头。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正如社会生活对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一样,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也有巨大作用。
B.文学史上最早期的通俗小说是由江湖艺人创作的,因此都明显带有游民生活的痕迹。
C.唐以前的朝代全农皆兵,唐代全兵皆农,正是这种制度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游民化。
D.《水浒传》里的好汉行侠仗义、劫贫济富,他们跟英国的侠盗罗宾汉有相似之处。
◎ 答案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
◎ 知识点
    根据n多题专家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游民、游民文化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最早的通俗文艺作品是江湖艺人们创作的,所以在早期通俗小说和戏…”主要考查了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游民、游民文化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最早的通俗文艺作品是江湖艺人们创作的,所以在早期通俗小说和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