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了适应宗族支系标识的需要,根据宗族支系的爵位、官职、封国地望等命“氏”。就宗法的角度而言,姓为宗统,氏为分派;从社会角度看,姓是血亲关系的标记,氏又是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
随着宗法制的动摇、分解,宗族支派——氏逐渐向姓转化,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一。秦汉以后的姓氏与先秦的姓与氏有了显著的区别,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姓氏在秦汉成为一般平民的家族标记,现代中华姓氏大多定形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由此奠定了基础。
姓氏脱离了宗法制度,成为平民出身标记,一般不再有明显的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但它作为宗族的标识,很难摆脱宗法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姓氏是家族的徽号,人生而得姓,此后人的一生跟族姓荣辱与共。家族荣誉、家族利益在人的心目中有着突出的位置。一人成名,是一族的骄傲;一人犯奸,是一姓的耻辱。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族姓永远摆在第一位。在家族社会,最重的处罚就是族谱除名,将其逐出族姓。被逐出族姓的人,即使死去也回不了祖宗的墓地。
中国古人有虚构家史的习惯。在家族政治的时代,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其背后有相应的家族力量支援。出身并不显赫的家族为了在社会上争得有利位置,就攀附圣贤,自高门第家世。古代姓氏文化中认圣贤功臣为祖的做法,对家族与社会来说有两个积极作用:一是扩大了家族的范围,取得了更多的家族互助的机会,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历史上的几位圣贤被众多的后世家族共同奉为祖先,这就给本来无甚瓜葛的族姓提供了联宗的机会,体现了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由此生发。从当代海外华人的寻亲热潮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二是重视远祖的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有助于培养家族成员的荣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不要辱没先人,成为一般家族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下,人们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从这一角度来说,攀附圣贤的文化意义远远高于其虚构历史的消极意义。
小题1:下列对文中中国姓氏文化的有关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现代中华姓氏定型于秦汉时期,秦汉也由此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的源头。
B.上古时期有姓无氏;秦汉以后的姓氏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
C.姓与氏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在秦汉时期开始合一,便不再有显著的区别了。
D.西周时,“氏”开始大量出现,它在为辨别各宗族支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促使宗法制开始动摇、分解。
小题2:“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已不再受宗法制度的姓氏势力的影响。
B.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较之古代宗法制度有一定的进步。
C.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与真正的宗法统治是有区别的。
D.封建社会的皇权家族垄断本质上是“家天下”,但维护统治的并不都是皇族势力。
小题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各种典章制度、族谱家志、宗祠墓地等对开展姓氏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
B.中国的姓氏文化对稳定社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与促进文化的认同感有着积极的意义。
C.姓氏是家族的徽号,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是凝聚整个族人的重要力量。
D.中国古人习惯于虚构家史,是为了培养家族成员的荣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
◎ 答案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
◎ 知识点
    根据n多题专家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主要考查了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的文字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