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干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问题。
江月静若玉                    查 干
①有一年的晚秋季節,在瀾滄江畔的虎跳峽一側,我曾一動不動地凝視一輪江月,至夜半。那一刻,我倣佛進入了時空隧道,時間凝固,生命也凝固。心中的霧霾與陰影,也都隨江流遠去。人聲、輪聲、伐木聲,頃刻間也消音不再。天靜地亦靜,倣佛靜即是一切了。
②山野裏,風些許寒,星些許遠,江浪安詳地睡著。樹木的呼吸聲時近時遠,細微如飄動的發絲。偶有山鳥的夢囈傳來,倣佛在提醒:夜已深,此處不宜久留。可是,此時的我好似置身于紅塵之外,身心輕盈若翼,雜念全無,像是沒有思維的一棵樹。
③江月浮動,若有若無。映入江中的那些星子,斑斑駁駁地閃爍著,像是一位丹青手,散淡地描摹幾筆、又描摹幾筆。明月在江心,像一塊沉緬的玉,與水相依,發著一身冷冽的青光,倣佛在等待她粗心的主人。看得出她是寂寥的,因而陷入了沉思狀。對,江月在沉思,沉思得如此忘我,又如此地心無旁顧。
④面對此情此景,不知為什麼,我猛然想起一些古代詩人的名字來,如:李白,王安石,蘇軾,王維和王昌齡們。並揣想他們,面對一輪古時明月時所發出的傾訴或者慨嘆之狀。有關他們對古時明月的文字,我有一點牢記不忘,那就是千秋明月,對紅塵中人的眷顧和撫慰,歲歲年年,從未間斷過。
⑤譬如,當你身處逆境之時,她就會來陪伴你,以她柔和的光,照耀你的心靈。她會來裝飾你寂寞的窗欞,也會來聚攏你散淡無序的夢境。而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下,她給人的感悟和遐思,又是啟蒙式的,千姿百態的。以下詩句就是證明——
⑥“瀾滄江月靜若玉,不須風兒掀漪瀾。”此時此刻,我真有些擔心,江面會起風。假若此刻起風,會使水中明月被折疊甚或被攪得零亂無形,這不能不讓人起憂。因為,這般幽然之境,在人的一生中不可多得。
⑦何況,這般明月夜,這般原生態的一江碧水,會使我們的靈魂,變得清澈變得空曠起來。也因為這樣的時候,現實中的那一些醉生夢死的生活場景,就會從我們雜亂無序的心幕上悄然退去;那些娛樂至死的生活追求,也會變得滑稽可笑而一文不值。這樣的時候,江聲和晚鐘聲,會蕩滌我們浮誇零亂的心靈迷境。這樣的時候,馬嘶和犬吠,會讓我們感到生活的真實,會使我們回到人生的原點。這樣的時候,千秋明月,就會像一丸發光的安神丸,讓我們的靈魂澄明起來。
⑧人,為什麼喜歡玉呢?因為它聖潔無瑕,因為它優雅可人。此夜的瀾滄江月,使我聯想到一塊無瑕之玉,或許就是這種心理暗示的結果吧?
⑨四野謐靜而萬籟俱寂,夜漸漸深了。而這瀾滄江月,又不時地激起我心靈的漣漪,一圈又一圈地擴展開來。遽然,有一聲柔柔的馬嘶,從背後傳來。回頭,見是一位藏族少女,牽著一匹白色龍駒,正朝江邊走。那龍駒也潔白如玉,披一身玲瓏的月光,像一則童話。面對江月,少女用藏語輕聲唱起《青藏高原》來。她的歌聲,沒有李娜那般高亢昂揚,卻顯得些許沉鬱,但不缺乏激情和高度:
⑩“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這兩句極具天問意味的歌詞,用藏語唱起來,不知為什麼,給我的感覺,像是在誦經,也像是在祈禱。不過,這般歌聲,並沒有打破這一山的寧靜,反而使它顯得更加肅穆莊嚴起來。
月光下,那匹白色龍駒在低首飲江,像是啜飲著母乳。那般地深情脈脈。它的影子,與江月形成一個美妙的蒙太奇畫面:那就是,玉對玉,遙相輝映的一幅極具詩意的剪影。而那位少女水中的倒影,則與斑斕山木融合在一起,雖有些朦朧,但輪廓卻清晰可辨。我疑心:她,不就是那一位遺失玉佩的仙子嗎?現在正牽著她的白色龍駒,趁夜深人靜,尋找她的寶貝來了。
提耳猶聞,山野的絮叨聲,啊,是起風了。江水開始波動起來,細微的浪花一朵又一朵,從上遊簇擁而下。那江月,也因此由圓變得細長,飄逸如上升中的一件玉披。看來,這一輪多情江月,不得不就此飄逸升空了。
其實,這一輪明月,一直都是普照著整個山野的,不僅僅限于這一條江水。只是我在凝視中,忽略了這一存在。眼前,玉石般的江月,正被浪花簇擁著遠去。而我,陪伴瀾滄江月,靜坐了大半個夜晚。魂,似乎離我而去,像一片銀杏葉,漂泊不知何往?
(选自2013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两段写人声、轮声、伐木声、树木的呼吸声和山鸟的梦呓,都是为了烘托出此时此刻的“静”。
B.作者看见江月,就猛然想起古代文人并揣想他们面对一轮古时明月发出的倾诉或慨叹之状,这是一种感受与情思的共鸣。
C.第⑦段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描写、或议论,凸显了幽然之境的奥妙和神奇的特色。
D.全文对澜沧江月之景,既有重点描摹,又有简笔勾勒,通过层层铺叙,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E.“魂,似乎离我而去,像一片杏叶,漂泊不知何往?”以比喻兼设问的修辞手法营造出虚幻的意境,卒章显旨,意味悠长。
小题2:文章第⑥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小题3:文中着意描摹了“江月静若玉”,请简要分析作者笔下“若玉”的江月之“静”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4:作者说:“人,为什莫喜欢玉呢?因为它圣洁无暇,因为它优雅可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对此,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说说你的认识。(6分)
◎ 答案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
◎ 知识点
    根据n多题专家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问题。江月静若玉查干①有一年的晚秋季節,在瀾滄江畔的虎跳峽一側,我曾一動不動地凝視一輪江月,至夜半。那一刻,我倣佛進入了時空隧道,時間凝固…”主要考查了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问题。江月静若玉查干①有一年的晚秋季節,在瀾滄江畔的虎跳峽一側,我曾一動不動地凝視一輪江月,至夜半。那一刻,我倣佛進入了時空隧道,時間凝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