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新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口(ǎo) (niù ) 美(pì) 丑(guǐ) (zhuǎn)
    B、头(càn) 弱(chán) 进(bié) 养(ɡònɡ) 脚(diǎn)
    C、具(mú) 样(mó) (suǐ) 烙(qáo) (xiù)
    D、吐(qīnɡ) 刻(qīnɡ) (zhào) (jì) 脸(mā)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和蔼 烟霭 荟瘁 国粹 老骥伏枥
    B、陨落 殒命 龟裂 皲裂 礼上往来
    C、阙下 上阕 亲眷 誊写 稗官野史
    D、罪孽 萌蘖 磕头 唠瞌 无上光荣
  • 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小伙子干活比不上老年人,那就太________了。
    (2)对于书法比赛中优胜的班级和个人,应该________适当的奖励。
    (3)物以稀为贵,福建山樱花成为花木市场的________树种,要想购买必须提前跟苗圃场预定。
    (4)凡是公安发现________可疑的人,带回去一讯问,不是嫌疑犯就是在逃犯。
    A、难看 给予 紧缺 行迹
    B、难堪 给以 紧缺 形迹
    C、难堪 给予 紧俏 行迹
    D、难看 给以 紧俏 形迹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场浩大的劫难,震痛了四川,震动了全国,同时也震醒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底线。
    B、建设新农村要把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作为保护农民利益的基本要求。
    C、对大学生的培养,学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发个文凭就可以万事大吉,还要培养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
  •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是
    [     ]
    A、秦有余力而其弊  是故明君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B、吾力足以百斤,而不足以一羽  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C、假與马者,非足也,而绝江河  信臣精卒陈兵而谁何。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  国不以山溪之险。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新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泉涓涓始流  则群聚笑之。
    B、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曾不知老将至。
    C、吾还也  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耻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②列坐其次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⑥约为婚姻 ⑦然秦以区区之地 ⑧吾从而师之 ⑨流血漂
    A、全不相同
    B、①④⑦⑨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②③⑥⑧和现在的用法不同
  • “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民间传说或神话并非完全出于古人的想象,而往往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应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最近,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女娲补天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在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及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冀州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女娲补天的神话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近年来在河北平原做历史地貌的研究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沿着向西偏北的方向,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它们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专家推测,在史前(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中后期)的某一时刻,一颗小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华北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在高空爆炸后落入地面。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最后演化成该地区的主要居民点。大部分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及其群体。依据近代对陨石撞击的研究,这次远古陨石雨的撞击范围相当广,应当从山西北部到河北平原中部,甚至更向东,延伸到渤海湾南部一带。由于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是山区,大量的撞击遗迹未能被发现,向东则由于黄河北流的冲淤被掩埋。
      地貌和地质学的上述成果为研究分析“女娲补天”神话提供了新的基础。史前巨大的撞击事件造成了空前的天文、地质灾难,波及影响到华北平原甚至整个北半球地区,可能造成了古代环境、文化的巨大破坏。史前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应在地貌、地质和全新地层的沉积物等方面留下可供研究的信息。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造成了当地繁盛古文化的中断,灾害过去之后,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而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最终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
    1、下列对“女娲补天”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女娲补天”是源于古人想象的一个神话故事,它承载了某种文化信息。
    B、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是古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天文灾害。
    C、据现代科学研究和推测,神话“女娲补天”描述的应当是远古时期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
    D、远古时期的一次严重灾难,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外迁,造成当地繁盛古文化的中断,在原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古代文化,“女娲补天”反映的正是新文化创生的过程。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女娲补天”反映了河北平原远古时期先民战胜自然灾害的景象。
    B、碟形洼地及其群体在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都有广泛的分布。
    C、河北平原的碟形洼地及其群体是在陨石雨撞击、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D、“女娲补天”源于一次以陨石为主的灾害事件,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为事实依据诞生了“女娲补天”这个美丽神话。多年以后,以几年前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为事实依据,也一定会产生一个美丽神话。
    B、专家根据河北平原大量的碟形洼地及其群体推断此地域曾发生陨石雨撞击事件,可见碟形洼地及其群体是陨石雨撞击留下的典型的特殊地貌现象。
    C、在山西北部的山区和渤海湾南部的地层中应该能找到陨石雨撞击遗迹。
    D、随着人们更多获取地貌、地质和全新世地层沉积物等方面留下的信息,“女娲补天”神话所依据的史前事件将来有可能被人们弄得更清楚。
  •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沈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操使目前烩之,周浃会者。操又谓曰:“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到蜀买锦,可过敕使者,增市二端。”语顷,即得姜还,并获操使报命。后操使蜀反,验问增锦之状及时日早晚,若符契焉。
      后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许人,慈乃为赍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操怪之,使寻其故,行视诸垆(酒店),悉亡其酒脯矣。操怀不喜,因坐上收,欲杀之,慈乃却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或见于市者,又捕之,而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知谁是。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入走羊群。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即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遂莫知所取焉。(《左慈传》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羞略备  珍:珍珠。
    B、乃更饵钩之  沈:通“沉”。
    C、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众宾曰  顾:环顾
    D、后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人  许:表约计的数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士大夫从百许人  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遂莫知所取  犹且从师而问
    C、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D、欲杀之,慈却入壁中  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慈年轻时得了神道,在曹操宴请宾客少鱼时,拿来铜盆盛水,用竹竿、鱼食在盆中垂钓,很快为曹操钓出一条鲈鱼。
    B、曹操看到左慈变幻出的酒肉都是出自附近集市上的店铺酒肆,因而要以此为借口杀左慈。
    C、左慈逃入墙壁,有人在市场上发现他,曹操又派人去抓,这时市场上的人都变得与左慈相同。
    D、左慈逃到了羊群中,曹操就派人到羊群中骗左慈说不要互相残杀了,左慈现身为一头老公羊弯着前面的两腿,像人一样站起说话:“为什么突然这样做呢?”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操使蜀反,验问增锦之状及时日早晚,若符契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慈乃为赍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入走羊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新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2)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3)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___________________。
    (4)携幼入室,有酒盈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5)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地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__________________”,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他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其中谈到老师职责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 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 去安身立命!”
    1、文章开篇细陈父亲年轻时遭遇的种种窘境,试扼要概括,并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名人”伯伯最终未借钱给父亲,是否出于疏忽或虚伪吝啬?为什么?你认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你认为父亲真是无意吗?联系上下文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父亲和我的对话及希望我“悟理”的内容,我们读后可明白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读者披露了两条重要的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0个字)
      据介绍,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共同拟定有关塑料袋有偿使用的办法,但有偿使用理论上并不会给消费者增加新的费用负担。因为原来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收费实际上已经计入商品的成本里面去了,现在只是把隐性的变为显性的。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限制超薄塑料袋生产使用以后,塑料袋使用总量将会大大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的文字在标点符号、用词、语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找出五处加以修改。
      《语文学习导报》自创刊并自办发行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莘莘学子的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我们的报纸“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2006年,我报将不孚众望,继续以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报纸品位,向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
      最近,有些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应没收到近期的报纸,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后我们将用挂号邮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目光要伸向多远,才能触及那一季璀璨的相遇,遗落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在每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绣成如诗的画卷!每次有意或不经意的凝望,都是一次美妙的发现和体会。凝望自然,凝望生命,凝望历史,凝望远方,凝望身边的人群……
      请以“凝望”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