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蝠(biān) 冕(guān) (suí) (qī) 锦还乡(yī)
    B.发(jì) (nì) 恶(zēng) 寂(cén) 铢必较(zī)
    C.背(jǐ) 予(gěi) 防(dī) (kù) 揉造作(jiǎo)
    D.热(zhì) (jiù) 挛(jìng) (gǔ) 人命(jiān)
  •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蕴籍 精练 九霄云外 迥然不同 分庭抗理
    B.蹩脚 婵娟 呕心沥血 得鱼忘筌 厉行节约
    C.平添 自诩 步履维坚 惩前毙后 一愁莫展
    D.差池 磨砺 指手划脚 真知灼见 形影相吊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B.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指出。
    C.听爸爸讲,那个瓷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已经有几百年了。
    D.他决定用最简洁的方法,解决这个令他头痛的问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C.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国家财力的增加为促进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 现代生活使儿童易患“自然缺失综合症”
      到安蒂奥基亚参观洞穴遗址的游客大部分有再来一次的欲望,但11岁的波哥大男孩埃内斯托似乎对这里的风光和动物并不感兴趣,他要求导游:“给我点儿事做吧,我好无聊。在‘动物世界’和‘探索’栏目上我能看到更有趣的动物。”就在当天晚上,一只不足一厘米大的蜘蛛钻进帐篷,把两个孩子吓坏了。
      很多成人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此远离大自然感到惊讶。甚至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一次远足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牛奶从哪里来,孩子们回答:从超市里。
      这就是美国儿童发育问题专家、记者理查德·洛夫所说的“自然缺失综合症”。这种病症虽然没有出现在心理学刊物上,但洛夫在《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童: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综合症》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作者认为,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后一代人。从那以后,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渐行渐远,如今只有一半的孩子还会参与户外活动。洛夫指出,在与自然的联系受限的环境下成长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与周遭环境之间缺乏联系是造成儿童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和缺乏好奇心的原因之一。因此,他建议将回归自然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因为探索会激发创造力,提高与他人共处的技能。
      认识到亲近自然的重要性之后,哥伦比亚生物学家们在1998年创建了教育和保护环境组织,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各院校的合作下,让4-19岁的孩子回归自然,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这一项目的负责人、生物学家塞尔希奥·利亚诺说,近10年来孩子们远离自然是城区发展带来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结果。以前的孩子们喜欢到户外玩,因为在家里没什么意思,但现在留在家里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上网、听音乐、玩游戏。
      此外,电视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比直接接触更可信、更舒适的看世界的窗口,如今的孩子们能认出80种电器品牌,却叫不出5种树木的名称。
      此外,父母的教育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大自然是陌生的、危险的,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教师卡米洛·阿吉雷说,家长们常常这样说:“我女儿从来不玩土,她不喜欢,而且玩土还可能会生病。” 
      这种情况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出人意料的。阿吉雷说:“孩子们对一切都很敏感,他们没有抵抗力,因为他们从来不接触细菌或病原体,因此他们一出门就会生病。”
      利亚诺指出,教育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努力方向不是为儿童治病,而是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他指出,同大自然进行过接触的年轻人一般很少会虐待动物和植物;或者说,他们很难去伤害自己认识的对象。
      户外教育的目的还在于让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都去感受属于自然环境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户外教育行动的口号是:“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让我看,我可能会记住;你让我参与,我就会理解。”行动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阿吉雷说,之前还需要吸入法治疗的孩子,在看过蝴蝶破茧而出之后,甚至会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哮喘病。
    1.下列不属于“自然缺失综合症”现象的一项是
    [     ]
    A.波哥大男孩埃内斯托对自然风光和动物并不感兴趣,他觉得在“动物世界和“探索”栏目能看到更有趣的动物。
    B.到安蒂奥基亚参观洞穴遗址的游客中大部分人有再来一次的欲望。
    C.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学生说牛奶是从超市里来的。
    D.一只不足一厘米大的蜘蛛晚上钻进帐篷,两个孩子被吓坏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父母的错误教育使得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一些孩子的“自然缺失综合症”。 B.造成儿童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和缺乏好奇心的原因就是没有与周边环境进行联系。
    C.只要让4-19岁的孩子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就可以完全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D.城区发展带来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结果便是孩子们远离了自然。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大自然有过接触的人不会虐待动植物,不会伤害自己认识的对象。
    B.户外教育的目的,既是为儿童治病,又是增进儿童对大自然的认同感,还要让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属于自然环境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C.因为探索会激发创造力,提高与他人共处的技能,所以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综合症”的唯一途径就是“回归自然”。
    D.在与自然的联系受限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余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B.与山僧饭而去 讫:完
     C.岂急于富贵未度者耶 假:借助
     D.利施于人 泽:恩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戍卒叫,函谷 杀人如不能
    B.人君当神器之 背愈,虽困剧不止也
    C.卬其首 人或怜之,为去其
    D.缦立远视,而望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B.齐楚之精英
    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拘于时,学 大丈夫之遇知天子
    B.作《师说》贻之 摇其木观其疏密
    C.简能任之 秀外惠中
    D.三人行,必有我师 其名人也,而智小虫也
  • 与“故不我若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又何能为哉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虽董之以严刑
    D.其他未之见也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召晖为郎  拜:授官
    B.自往之,晖避不见  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也  爱:吝惜
    D.遽以就  白:告诉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     ]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__________________,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论》)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1)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2)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3)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4)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5)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的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 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丧失了。
      (6)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
      (7)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8)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9)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10)一时一事的得失,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11)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 (有改动)
    1.从全文来看,关于生命,作者有哪些思索?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第一段中对“秋虫”与“钟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思考生命时,多次运用到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说:“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对此,你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列文字信息,给“计算机网络”下一定义(个别词语可增删)。
      多台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按照一定几何拓扑结构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这些自主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就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就可相互传递、共享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一句进行扩展,使其生动、具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在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学校中,它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评价;此外,它还是对人、对事物的完美评价。有的人为了获得“一百分”而夙兴夜寐,有的人却视“一百分”为草芥。有时,“一百分”可以成就一个人;有时,它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真可谓,一个“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
      请写一篇文章,以“一百分”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