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罪(qiān) 听(dì) 候(cì) 残羹冷(zhì)
     B、血(shǔn) (zhé) (zhǒng) 远目(cén)
    C、觎(jì) 巾(guān) 害(qiāng) 前合后(yǎn)
    D、然(wǎng) (qiào) (wěi) 铢必较(zī)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闲暇 痉挛 蹩进 自鸣得意
    B、自诩 渑池 惊愕 声名狼藉
    C、寒暄 钝响 诅咒 礼上往来
    D、翱翔 屠戮 国粹 泾渭分明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高一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不要整天显得没有任何的精神和朝气。
    B、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C、近来,一些不法之徒经常用不名一钱的野生植物充当“灵芝”或党参骗取钱财。
    D、目前,虽然许多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老师,但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各种心理问题,这种做法还是显得势单力薄。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两会代表们期盼卫生部尽快制定措施,尽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和药品的价格,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B、于昨天和今天在纽约举行的首届女性领袖峰会发出呼吁,要求对全球变暖、恐怖主义、贫困和女性安全问题采取行动。
    C、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听到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D、这部电影在塑造蜘蛛侠的形象,所提供的经验是十分可贵的。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的文章,我已经看了,对其中不妥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惊闻学兄家母病逝,特致沉痛哀悼。
    C、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D、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 ① ,没有② ,但空旷、辽阔。
    A、①虫的吟唱,花的清香 ②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
    B、①花的清香,虫的吟唱 ②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
    C、①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 ②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①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②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
  •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薜宝钗的爱情悲剧为情节主线,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
    B、《祝福》写于1924年,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入《彷徨》。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其中的长篇小说《高老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 飓风:自然的暴力

      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称为旋风。
      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飓风一词源于“Hudcan”,是加勒比海传说中的邪恶之神。
      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
      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  
      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一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
    1.有关飓风的形成条件或飓风威力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热带气旋的风速得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含120千米每小时),才能成为飓风。
    B.飓风会造成海平面快速上升,携带暴雨,造成洪水滔天,引发灾难性洪水。
    C.飓风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破坏力极强。
    D.海平面温度要高于26.5℃,借助水蒸气释放的能量作动力。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6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结束,持续6个月的飓风季节中,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飓风破坏力最强的时期。
    B.风暴潮的出现是飓风的淫威表现之一,它是海平面在狂风和超低气压作用下造成的高度达到7.5米的海平面上升现象。
    C.风暴眼是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在海水热量的作用下空气迅速旋转上升而形成的超低压区域,飓风需要风暴眼的支持。
    D.热带风暴的形成与人类影响造成的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能忽视各种自然循环的影响。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形成了飓风。
    B.形成于海洋上的飓风抵达陆地后,失去了水蒸气释放的能量动力,立刻就会消失。
    C.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不可能只是海面温度的影响,但其猛烈程度与海面温度直接相关。
    D.科学家已经搞到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弄 清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原因。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划线字的意义与例句“慕君之高义也”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以吾两人在也
    B.见欺
    C.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白者多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 / ③⑤⑥
    B.①③⑤ ∕ ②④⑥
    C.①②③ ∕ ④⑤⑥
    D.①③④ ∕ ②⑤⑥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而相如廷叱
    ②臣所以去亲戚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④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孔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
    (1)根据文段中马谡说话的神态试分析其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刻画了两个人物,他们思想性格有何差异?作者写这两个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夜起往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此诗为作者被贬时作。
    (1)从全诗来看,作者写“泉响”、“鸟鸣”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3)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况《劝学》)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7)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9)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本文以“合欢树”为题,结合全文分两点说明“合欢树”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倾听是一种亲和态度,它的对象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风松涛等,也可以是人,如长者的教诲、朋友的诉说、他人的牢骚,等等。
      请你以“学会倾听”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