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jī)身 (fū)衍 (pì)美   饿(piǎo)遍野
    B、(pīng)婷 (chen) (yīn)熟 提纲(qì)领
    C、震(shè) (yīng) (chī) 开门(jí)盗
    D、(xuàn)耀 (dǎi)捕 (zhěn)密 (jié)风沐雨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标识 宣泄 不胫而走 蛛丝马迹
    B.松弛 追溯 面面相觑 不落窠臼
    C.精粹 即使 脱颖而出 矫揉造作
    D.修茸 痉挛 天翻地覆 再接再励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B.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C.小李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加上这几年工作之余坚持不懈的练笔、投稿,成了全县有名的笔杆子。
    D.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艺术家们围绕以提升节目的品位为中心,注重节目的立意,尤其突出艺术效果。
    B、日益普及的电脑,在给现代人生活带来简捷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原有的认知方式和习惯。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完好。
    D、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宽带上网网民总数达120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达百分之二十。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近段时间,又有学者提议要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观其议论纷纭,无非说“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因为我们放弃了以“四书”为表征的儒教文化的伦理资源,所以面临着道德“脱序的危险”。因此,应该把“四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可能会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此论之谬,不待多言。如果此论成立的话,那么包括西方历史上众多最伟大人物在内的人类,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都没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
      说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实质是说当前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任何公民本来就应当受到其约束的基本原则,而奉行目的至上、不择手段的道德观念。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一个社会要形成某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不外乎以下三种途径:一是统一于某一宗教,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教道德系统;二是统一于某种意识形态,比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三是统一于宪政民主精神,比如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对宪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第一种途径主要诉诸人类共有的宗教感,因而比较深刻持久;第二种途径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第三种途径则借由公共理性,因而能稳定持久。/ 由于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类似于欧洲基督教那样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而且在社会不断趋向平等化、民主化的时代,建立新宗教的一切企图,不但要被人视为邪恶的,而且要被人视为是荒谬的和不合理的,因而第一条途径是不可能在中国走通。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德因其内在的专制主义缺陷,在其实现自身必要的现代性转化之前,既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它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大厦。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多元主义特征,决定了前两种途径在合法性上存在着极大的疑问。因此,不断推进民主进程,逐步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框架,以民主精神感化国人灵魂,促进现代文明的那些基本原则牢牢扎根于国人的心灵深处,就成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包括提倡儒家在内的任何药方,即使不是无用的或有害的,也至多只能算是治标之术。(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不属于“近段时间,又有学者提议要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的原因的一项
    [     ]
    A.“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
    B.我们放弃了以“四书”为表征的儒家文化的伦理资源,面临着道德“脱序的危险”。
    C.把“四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会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
    D.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2.对文中“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人们普遍不读“四书”,因而对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道德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
    B.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基本原则本来是任何公民都应当严格遵守的。
    C.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奉行的是一种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观念。
    D.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水平普遍下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类的绝大数都没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但是他们同样“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B.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教道德系统合而为一,共同诉诸人类共有的宗都感,因而深刻持久。
    C.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对宪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从而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
    D.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依靠的就是统治者的支持。
  •   卜式献产助边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南越丞相)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
      【注】①浑邪:匈奴首领名。 ②缑氏:县名。 ③将漕:办理漕运 
    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小牧羊,不仕宦  习:熟悉,习惯
    B.此非人情  人情:礼节应酬
    C.于是上久不式  报:答复
    D.今又首奋  首奋:首先站出来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     ]
    ①臣生与人亡所争
    ②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③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
    ④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⑤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
    ⑥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品德高尚但不善于表达的人。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说明在作者看来,卜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给皇上牧羊一直到被封为御史大夫,主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会。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晚 春
    韩 愈
    百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主旨有人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有人以为是讽无才之人,你同意什么看法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
    3、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
    10、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 露 珠
    周代进
      (1)深秋的清晨,踏着淡雾,走进市郊的田野,准备晨练。不一会,便发现自己的裤脚上有一些潮湿,这才意识到,田野的草上尽是露水。
      (2)我蹲了下来,好奇地审视着一棵小草上发亮的小东西。绿绿的小草,两片长叶一片小叶,长叶的叶尖上各垂吊着一滴露水,像是小草用劲生长而冒出的汗珠,如同农民们顶着烈日在田头劳作时脸上渗出的那样,圆圆的,晶莹剔透。于是,我感叹大自然的杰作,想象着大自然将那些人类反复弄脏的污水塘中的水、污水河中的水以及土地中睡着的水,用怎样无声的呼唤和无声的拍打,将它们一个分子一个分子地唤醒,一个分子一个分子地动员到空中,超凡脱俗,成为露的志愿者,并随缘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分子团,吊挂在草尖上、树叶上,小草小树顿时像戴上了晶莹的项链,变得赏心悦目、楚楚动人。远远看去,无数颗露珠在田野汇成一片水晶珠玉的海洋,它们借助张力在一脸嫩绿的草尖上撒娇,将草尖热含在嘴中,犹如多情的少女正在亲吻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我用心体会着它们之间的言笑和他们的轻轻吟唱。我听到了小草在露珠的滋润中一齐生长发育的声音,就像当年我们高考的考场上一片安静,只有写字的“唰唰”、“唰唰”的声音一样;就像我每日晨练使劲时,骨头的关节咔咔作响一样。我一下子意识到,周围充满了音乐,一种莫名的美妙的音乐,一种大自然发出的、催促世界万物生长奋进的爱的音乐。
      (3)太阳升起,晨练归途,再来寻找刚刚欣赏过的那小草上的露珠时,露珠已无影无踪,不知它们都去了哪里?或许它们已修成正果,沿着一缕缕阳光升腾到了天堂,汇聚成了头顶那一朵淡淡飘逸的云;或许刚才的那一阵风把它们统统接走了,启程到了别的正在夜晚、有小草小树需要滋润的地方;或许,不是风带走了它们,而是我打扰了它们,它们害羞地跑走了,跑出了一阵微微的温情的风;更或许,它们为了躲避人类浮躁与喧嚣的尘埃,像候鸟一样飞走了……
      (4)我突然为我看过的那两颗露珠以及千千万万颗露珠的消失而有些伤感。我不知道这世界上是露珠多还是人口多。我莫名地想起我们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他们如今都在哪里?刚刚飘去的、再难找回的那些露珠,莫非正是他们的身影;不仅他们,若干年后,今日的我以及千千万万的赏露之人,势必也将如同一滴草尖上的露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一群晨练人的眼皮底下,不声不响地飘向天涯海角……
      (5)一滴露珠,便如一段人生。难怪自古就有“人如朝露”一说呢。但我想,即便是露珠,我也要力争纯洁不染,一心滋润草木。誓不让自己空飘忽、染尘埃。
      (6)那些露珠都悄悄地飞走了,但它们在草尖上的那份热情、那份晶亮、那份微笑,却始终珍藏和烙嵌在我的心里。它们在黑夜中那份宁静的情操和对草木的慈爱,那份在草尖上荡着秋千的惬意,那份为云、为雾、为雨的顺势而为的心态……它们没有雨的泛滥,也没有雾的散漫,更没有云的那种高高在上的随意,它们用心滋润着世界万物,一辈子凝心聚力地只做这一件事,默默地来,默默地去,没有辉煌,鞠躬尽瘁。虽然,它只是一个很小的、一吹即落、一触即溃的水珠,但却浓缩着世间最珍贵的宁静、纯洁和善良……真的希望露珠的这一切能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被一颗露珠同化,被它的品质同化。
      (7)人们都说“荷”出污泥而不染,难道“露”不也是吗?! (选自《散文选刊》2008.12)
    1、第二段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去描绘露珠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它们为了躲避人类浮躁与喧嚣的尘埃,像候鸟一样飞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的希望露珠的这一切能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被一颗露珠同化,被它的品质同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我突然为我看过的那两颗露珠以及千千万万颗露珠的消失而有些伤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全文,“露珠”具有哪些特点与品质?文章以露珠为题有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感触听不懂自己孩子常用的词语,交谈时如同听外星人讲话;越来越多的孩子埋怨父母跟不上时代,无法和他们勾通。当大家都在抱怨对方的时候,英国13岁少女露西出版了一部包括了300多个新词、怪词的新新人类专用词典,使家长破译青少年“语言密码”提供了便利。这种创意和实际行动实在叹为观止。
    (1)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2)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3)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4)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高一生活。要求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泪水 疲惫 欢笑 执着 超越 感伤
      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