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中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A、笑(yè) (měng)懂 (tà) 畏葸不前
    B、(shǔn)头 (xiáo) (huí) 残羹冷炙
    C、棕(lǚ) (xīn)享 (càn)头 苌虹化碧
    D、自(xǔ) (cháo) (niù) 焦燥不安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令人费解。这些让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B、他虚心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从此积极深入实际,避免主观盲动,工作已经开始改头换面,大有起色。
    C、之前,某台湾领导人曾说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D、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它堪称不易之论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同学们劳动,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最紧张的一天。
    B、在全球性失业大潮面前,政府的措施能否取得明显效果仍是未知数。社会学家为失业人士开出“药方”:在危机中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C、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虽然买到了合格的化肥,但是施肥的最佳时期已经错过了。
    D、这次飞机失事,原因是由于机长在飞机遭遇强气流时处置不当造成的。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林中,无蝇,也无蚊,却有这么多蝴蝶、蜜蜂,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身边飞,耳畔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水,黛青色的;溪水,豆绿色的。
    ①空气里,有松香味,有草木的青气,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
    ②松香味,草木的青气,混在空气里,闻起来心里麻酥酥的
    ③山岩上,一挂飞泉,下面滴成一个不大的潭
    ④山岩下面是一个不大的潭,一挂飞泉飞泻而下
    ⑤一股水扯成一条小溪,自潭边流出
    ⑥潭边,流出一股水,扯成了一条小溪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农业考古学

      考古学在某些地区,从旅游的极大重要性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另一些地区,从各种实际应用中找到巨大优势。最为显著的贡献是在农业考古学领域。因为,在一些情况下,考古学家可以变得像上帝一样,灌输荒芜的沙漠或极大地增加谷物的产量。然而,他们做到这一点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才能,而是通过重新发掘出被遗忘的我们祖先的智慧。
      比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之前占据着以色列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生活在城市里,种植葡萄、小麦和橄榄。空中摄影和考古学已经联合起来揭示出,他们做到这一点是借助一种精巧的系统,把这一地区很少出现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与蓄水池中。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甚至在干旱年份中也能有很高的谷物产量。
      给人以更为深刻印象的是在秘鲁和玻利维亚高原所发生的事件。空中摄影与陆地发掘已经揭示出,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在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至少二十万亩土地属于一种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这种体系用从地块间沟渠中挖出的泥土来抬高耕地表面。这一体系非常适合于四千米的高度,适合于地区环境,也适合于传统的块根植物。然而,这种体系在五百年前印加帝国的征服之后被放弃了,现代的农业方法涉及大量的机械、化肥、灌溉和进口谷物,这种方法被证明在这种气候下,恰恰并不成功。考古学家已经清理了并重新整修了某些古代凸地,只使用传统工具,在这些地块里种植了土豆和其他传统块根植物。这些田地迄今还没有受到严重干旱、霜冻和洪水的影响,而谷物产量则大约是干旱农田上的七倍。许多村庄,数以千计的人民,现在已经开始采用他们祖先耕作方法,这要感谢考古学家的努力。
      反过来说,考古学也能够指出过去出现过的生态破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引起的--诸如在公元900年,拜占庭古城佩特拉在几次对森林的毁灭性开采之后突然崩溃毁灭了;复活节岛上对森林更具破坏性的开采,几乎摧毁了这个小岛惟一的石器时代文化。另一个实例来自阿那萨奇人,他们居住在美洲西南部的查科峡谷,其居住地非常先进,那里有美洲摩天大楼出现前的最大也是最高的建筑。为了这些建筑,从公元10世经开始,这里在不停地继续着无情的木头采伐。不仅如此,木材还要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燃料需求。而这些最终造成的广泛的环境破坏是无法恢复的,这是这一居住地被毁弃的主要因素之一。
    1、下列不属于说明考古学实际应用的一项是

    [     ]
    A、基于对古代农业方式的了解,考古学家学会灌溉荒芜的沙漠,增加谷物的产量。
    B、使用传统工具,在整修过的古代凸地上种植土豆和块根植物。
    C、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数以千计的人民,现在已经开始采用他们祖先耕作方法。
    D、空中摄影与陆地发掘揭示出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
    2、下列理解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纳巴诺人占据着险恶的沙漠,能够从农业中获利,关键在于成功地构建了一套取水灌溉系统。
    B、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所以这种体系的恢复,使人感受到它的效益。
    C、农业考古学贡献在于让人们懂得如何灌溉荒芜的沙漠,如何增加谷物的产量。
    D、佩特拉、查科峡谷均遭毁弃,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环境破坏使农业文明无法维持。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的农业方法并非全部都是高效率的,农业考古学提供了继承古代被湮没的优秀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B、内盖夫沙漠上,纳巴塔人的农业技术获得成功在于种植的植物适合了地区环境;而的的喀喀湖周围的“凸地”体系获得成功则在于以精巧的系统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
    C、为了建筑而过度采伐木头,造成无法恢复的环境破坏,是导致阿那萨奇人那么先进的居住地被毁弃的唯一原因。
    D、考古学可以传送来自远古的重大讯息,但它一切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呈现过去的面貌,并不要求我们从历史中学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郎移檄光武  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
    B、方士作倡乐  旦日士卒
    C、死者脱衣敛之  斧斤时入山林
    D、开营后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前曰
    2、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     ]
    A、①死者脱衣以敛之 ②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B、①伤者躬亲以养之 ②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
    C、①客兵远来,粮食不足 ②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D、①方飨士作倡乐 ②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先后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跑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
  • 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古今词语》云:“东坡贬在黄州,月独酌,回想被小人陷害,乃作《西江月》一词”)
    (1)“夜来风叶已鸣廊”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3)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____________________。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
  •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直到走到天黑,看到了一颗好大的月亮时,也没见到它的踪影,看来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从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只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忙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的。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女孩借用苇作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1、荒漠中的苇有哪些外在特征?本文主体是写“苇”,但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荒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⑧段结尾巧妙地运用了“苇”、“萎”、“伟”三个同音词,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萎”、“伟”两个词的含义及如此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内容。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旨在写苇吗?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将下面长单句,改写成三个短句。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是1998年成立的旨在加强有关国际组织与各国反贪机构之间的联系,遏制国际商务活动中腐败行为的一个非政府、非赢利的国际反腐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写给某杂志社的一封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当,指出并修改。
      我是一位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常翻阅。我觉得贵刊既有很浓的人情味,又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让人读了很受启发。
      高考即将到来,希望贵刊能刊登一些词语误用的示例,一定要说出词语的来源、正确含义和出错原因,并加以斧正。
    (1)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上文划线句提示,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古典诗词的境界,绚烂缤纷: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豪爽率真,是自信者的不羁;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有位哲人说:世上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的确,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在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面对变化”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