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贵州省遵义市四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cén)寂 咬文(jiáo)字 (pī) 不落言(quán)
    B、(wù)板 (jí)忌 (xiāo) 悻(xìng)而去
    C、(chī)尤 辽阔无(yín) (gāo) (liè)
    D、花(ruǐ) (nuó)西借 (cù) 牛山濯(zhuó)
  •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蹙缩 辖制 哀声叹气 驰名中外
    B.悲悯 抱歉 冠冕堂皇 故弄弦虚
    C.萦绕 几率 自栩   精美绝伦
    D.付梓 棒槌 挑挑拣拣 销魂勾魄
  •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王局长办案铁面无私,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他都一视同仁
    B、听了班主任老师的讲解以后,王小明觉得心里豁然开朗,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
    C、“十六大”以后,党的各项富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昂首阔步奔小康的积极性。
    D、随着一声警笛的长鸣,这位昔日横行乡里,耀武扬威的乡霸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罗曼·罗兰,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他的代表作。
    B、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他的主要文学作品有散文集《踪迹》,诗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普希金,俄罗斯伟大诗人,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
    D、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贵州省遵义市四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经过太空之旅后,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已经按照预定计划乘坐“神舟”六 号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祖国。
    B、地图一般标明国家和地区所在位置、行政区划、山川河流、交通分布等。
    C、据当地居委会的同志介绍,事故的原因确实是企业内部在给宿舍区更换供电线路时,将线路接错而造成的。
    D、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
  • 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3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交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 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前300年的《尔稚》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饮料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
      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
    1.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种历史。
    B.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部制而成,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
    C.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
    D.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共杏可分为六大类。
    2.下列对“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和“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     ]
    A.咖啡含有香精油、咖啡醇和1%-2%的咖啡碱,其价格十分昂贵。茶含有咖啡碱,还有茶单宁、维生素和芳香油等,是一种保健饮料。
    B.咖啡和茶都是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重要饮料,二者分别是埃塞俄比亚人和中国人对世界饮料的重大贡献。
    C.咖啡是黑色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D.这两句话用“黑色金子”比喻咖啡,而用“绿色保健饮料”指代茶,这意味着咖啡比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中的50%。
    C.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
    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
  • 张玄素上书谏太宗

      乙卯,圣朝发卒修治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以为:“洛阳未有巡幸之期而预备宫室,非今日之急务。昔汉高祖纳娄敬之说,自治阳迁长安,岂非洛阳之地不及关中之形胜邪!景帝用晁错之言而七国构祸,陛下今处突厥于中国,突厥之亲,何如七国?岂得不先为忧,而宫室可遽兴,乘舆可轻动哉!臣见隋氏初营宫室,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二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则戛摩火出,乃铸铁为毂,行一二里,铁毂则破,别使数百人赍铁毂随而易之,尽日不过行二三十里。计一柱之费,已用数十万功,则其余可知矣。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曾未十年,复加营缮,何前日恶之而今日效之也!且以今日之财力,何如隋也? 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 (《资治通鉴·唐纪九》)
      注:①晁错曾建议削藩 ②处:杂处。 ③突厥:北方游牧民族 ④功:劳力 
    1、对下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别使数百人赍铁毂随而之  易:扔掉、扔弃
    B、铁则破  毂:车轮的代称
    C、别使数百人铁毂随而易之  赍:携带
    D、何前日之而今日效之也  恶:厌恶
    2、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发卒修洛阳宫备巡幸
    ②且今日财力,何如隋也
    ③景帝用晁错之言七国构祸
    ④岂得不先为忧,宫室可遽兴……
    A、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而用法也相同”
    B、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而”用法也不同
    C、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而”用法不同
    D、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而”用法相同
    3、以下六句话,分成四组,构成张玄素上书劝谏的现实原因的一组
    [     ]
    ①洛阳未有巡幸之期而预备宫室,非今日之急务
    ②景帝用晁错之言而七国构祸
    ③今处突厥于中国
    ④隋氏初营宫室,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
    ⑤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
    ⑥且今日之财力,何如隋也?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张玄素上书充分肯定汉高祖纳娄敬之说、汉景帝用晁错之言,意在希望唐太宗也能效仿他们,从而采纳自己的谏言。
    B、张玄素有忧患意识,文中劝谏唐太宗要首先忧虑“处突厥于中国”可能产生的祸患。
    C、张玄素考虑到现在洛阳“近山无大木”,营造宫室艰难,百姓劳苦,因此上书劝谏。
    D、唐太宗对张玄素说他不如隋炀帝,非常恼怒。斥责他竟狂妄到如此地步。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以今日之财力,何如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贵州省遵义市四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赠 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作者借“蜡烛”这个意象抒写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陈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隶之人。
    ④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 《说“木叶”》节选
      从“木叶”发展到“落叶”,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全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1、文中第一段划线的“后者”指的是什么?“前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和第二个艺术特征。(分别在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处“木”与“树”相同的地方指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上讲,“树叶”与“木叶”在意味上(意象上)很有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央视国际网报道 2007年9月21日,云南勐腊公安边防大队捣毁了一个特大私藏枪支窝点,当场缴获气手枪187支、瞄准镜484只以及军用子弹带等其他物品一批。
      勐腊公安边防大队的官兵是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在当地人姚某租用的一间旧库房内将这些非法枪支起获的。姚某被抓获后交代,这批气手枪是15年前她在某商行打工时,一名老挝籍老板从昆明购进的,当时主要销往境外。后来由于我国明令禁止销售气枪,致使部份枪支没有卖出,商行倒闭后,姚某租用了勐腊农场这间库房,将没有销售完的这些气枪藏匿起来。最近,姚某感觉没人过问这批枪支的下落,便联系了一家废品收购站,打算以每公斤1点6元的价格将这些气枪当废铁卖掉。目前,当地警方以“涉嫌私藏枪支罪”已将姚某及其丈夫匡某刑事拘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请以对偶或对称的形式拟一条以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语言简明而亲切,通俗而经典,新颖、顺口、好记。(在10~20个字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康德说,人是在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有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有奇异的色彩。
      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或许终生吃苦,但我们应该活得精彩。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精彩”或许会有新的认识,请以“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得少于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