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记(zhá) (zǐ) 进(bié) 时弊(biān)
    B.挑(tì) 没(yān) 吸(shǔn) 开门盗(yī)
    C.笨(pēi) (qì) (zǐ) 毋庸置(huì)
    D.造(dì) 恶(zèng) (xǔ) 底抽薪(fǔ)
  •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暄 胡诌 头昏脑涨 平心静气 哀声叹气
    B.缪种 国萃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骇 人为刀俎
    C.通宵 烟蔼 阴谋鬼计 光彩夺目 百无聊奈
    D.笼罩 慰籍 走头无路 礼尚往来 张冠李带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经过老师的精心点拨和自己的认真思考,李清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找出了这道题的正确解法。
    B.盛夏的深夜,学生们都沉睡在香甜的美梦中了,临近校园的池塘里却蛙声阵阵,沸反盈天
    C.今年暑期,成都遭遇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走在人街上犹如置身蒸笼。于是,人们纷纷涌进开着空调的商场,去找寻那如坐春风的感觉。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C.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师道不传也久矣
    B.盘盘焉,囷囷 积十成山,风雨兴
    C.师不必贤弟子 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D.不如善遇之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翻译正确的是
    [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实际上是科学家受天然湿地净水功能的启发而发明的一项技术。天然湿地有丰富的野生植被及大量的生物,对水质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水分和气候,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我国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有多种形式的自然湿地,各类繁多的动植物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是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的结果。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起净化作用的主要是少量的高等植物、基质和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基质由砂和石构成,是湿地中最基础的物质。植物栽种在砂石上,与砂石共同创造一个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产生的微生物能将污水净化。
      人工湿地净水技术的原理:当污水流入净化池后,首先接触的是植物,污水中颗粒比较大的污染物会被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基质表层阻挡,形成厚厚的像泥巴一样的污垢。污水继续向下渗透,由于植物根系的作用,可将大量的氧气导入污水中,使好氧菌大量繁殖,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氧气被好氧菌消耗完后水流继续向下渗透,当到达深度近1米的净化池底层时,污水中的氧气含量极少,厌氧菌便能在无氧的环境中,以污水中剩下的有机质为营养进行大量繁殖。污水经过系统中的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吸收、降解后,最终变成干净水排出池外。
      在生活中,湿地净化水质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个荒芜的小水塘,门前的一条小水沟,它们天然生就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系统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原理,大大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率。目前国外已广泛地采用了人工湿地技术,根据居民居住的地理条件设计小户型人工湿地。福罗瑞恩是奥地利的一名环境工程师。他说:“奥地利人工湿地技术一般应用在偏远的山村、村庄和家庭。他们将房子后院的一处低洼地改造成人工湿地,建好后根本不用怎么管理就可以把生活污水处理得干干净净,十分方便。”
      也许不久的将来,人工湿地系统只是我们农舍旁的一条小水沟,社区里、别墅边的一个小水塘,但是它比天然的小水沟、小水塘净化水质的效果高出上百倍,到那时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都将会无污染地回归大自然。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由于它具有投入小、能因地制宜等特点,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上的许多自然湿地已遭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能够降低因自然湿地的缺损而造成的环境危害,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水质,美化了环境。
    1.下列对“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的原理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就是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基质的降解作用和微生物的吸收作用,将污水净化的技术。
    B.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实际上是科学家受天然湿地净水功能的启发而发明的一项技术。
    C.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就是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吸收、降解后,最终变成净水排出的一项技术。
    D.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是既能净化水质又能美化环境,降低因自然湿地的缺损而造成的环境危害的一项环保技术。
    2.从全文所提供的信息看,下列对“人工湿地是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的结果”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工湿地不仅具有自然湿地的功能,而且还有比自然湿地更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
    B.在生活中,湿地净化水质的现象随处可见,但自然湿地的净水功能不及同等规模的人工湿地。
    C.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一样,能对水质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水质和气候。
    D.人工湿地中微生物能大量繁殖,从而能更好地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吸收和降解,因此人工湿地有比自然湿地更强的净水功能。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天然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可以通过建造人工湿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然湿地的缺损。
    B.目前,人工湿地系统已能将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无污染地送回大自然。
    C.建造人工湿地,不仅能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而且能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D.由于人工湿地比天然湿地净化水质的效果高出上百倍且易于普及,它将取代天然湿地。
  •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岁恶,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及至兴国,地滨大江,俗俭啬而鲜知学。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肃衣冠,如临大众,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阖门百口,男女以班各供其职,闺门之内严若朝廷。而忠敬乐易,乡人化之,皆逊弟焉。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广汉张栻与九龄不相识,晚岁以书讲学,期以世道之重。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注】①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一般立在军营中或船舶上,以便随时观测风向。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补郡学弟子员  稍:逐渐
    B.自是九龄益大肆于学  力:致力
    C.或未可与语,则不  发:发放
    D.虽积九仞之功不敢  遂:满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②若是,与吾业者其也有类乎?
    B.①俗俭啬鲜知学 ②德不厚思国之安
    C.①男女班各供其职 ②斯亦伐根求木茂
    D.①与弟九渊相师友 ②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陆九龄尊崇程氏的学说,但在秦桧把持朝政时,没有人讲程氏之学,学员都不遵循礼法,陆九龄就干脆回家,一边跟着父亲兄长努力讲学,一边求名师读百家,昼夜发奋博览群书。
    B.陆九龄对于向他求教的人其授课方法是灵活的,如果人家需要他讲,他就从容地陈述讲解;如果人家并不说出自己的困惑,那他也不急于先为人师,而是尽量让对方自己体悟。
    C.陆九龄不仅在追求博学和习武练兵上用心,在治家方面也井然有序,他以礼传教对社会影响也比较大。他去世后,皇帝赠奉赐谥,学者文人也给予了他很高评价。
    D.陆九龄在乾道五年考中了进士,本来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但因为亲近黄老道家学说,就改任兴国军教授。只是还没上任,赶上湖南的茶寇剽庐陵,人心惶惶。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小桃红·平湖乐
    王恽
      采莲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注]①横练:横铺着的白绢。②入手风光:映入眼帘的风景。
    (1)这首元曲描绘的水乡图景有怎样的特点?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这种水乡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在抒情上具有鲜明的特色,请简要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把生死等同起来的虚无思想。
    (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认为过去做错了事已不能改正,未来的事还可以挽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给老师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并向当世统治者发出了警告:“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玻璃窗外
      ①长期以来都是夜间写作,很少起早,自从患心脏病,医生严禁熬夜,于是改为白天写作。这样一来,睡得早就起得早了。每当黎明,拉开窗帘,一眼就看见刚从夜空中绽露出来的一片朝霞,红得像姑娘羞红的脸,那样俏丽、羞怯,又洋溢着青春。当然,东窗还是看月亮的好地方,特别是秋天,每当月明之夜,我关闭灯火,看一轮冰盘冉冉升上高空,一任它绿幽幽的月光洒满一屋,真是别有一番情趣了。
      ②其实,真正使我心神一爽的,是在西窗边看到的情景。从那儿望出去可以一直看到西山,一痕黛色映衬着落日红光,总给人带来一点庄严、肃穆之感。但使我神魄震惊的是夏天的一个下午。原来,晴空万里,西山如画,忽地飞来一小片乌云,也不过像一个小树叶,它却像发酵一样,很快浸染了整个长空,于是,屋里立刻阴沉昏暗起来。我急忙搜索西山,西山像承受着巨大灾难黯然失色,而后很快就被乌云吞没不见了。忽然,极亮的火花刺疼了我的眼睛,一道道火红的电光飞速地闪烁着,像飞舞的龙蛇,就在我的窗外一掠而过,倏然万里.紧接着一声霹雳,像整个天空突然爆炸开来了。雨点像石头子一样把窗玻璃打得噼啪乱响。风和雨夹在一起,形成一种疯狂的暴力。我走到窗前俯身下看,乌黑的雨云似一道深渊,望不到底,只见窗外高高的白杨树,在雨暴的烟雾中拼命地摇晃着,就如同原野上的小草,给暴雨砸得伏倒下去。这时候的闪电雷雨不是在头顶上空,而是在我的周围旋转,在我的窗口外面,窗口下面,特别是那电闪,掠过我的窗口悠悠飞向地面,甚至飞进我的窗口把履中一下照得闪闪发亮。原来,我自己就被裹在云里,雨里,电闪里,雷声里。
      ③当暴雨把淤积的闷热一扫而尽后,我的眼睛一下亮起来。
      ④看!西山,从一片金红色霞光中出现了,那霞光,先是琥珀一样暗红,很快就红得鲜明艳丽起来。天还是黑的,雨还在下,单单这一小块,像是从九天之上射下来一束强光,穿透乌云,凝聚一点。  
      ⑤啊!大自然,多么神秘奥妙、变幻无奇的大自然呀!刚才,那乌云滚滚,风势赫赫,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却不如这一小片红光更有生命力。看吧!它在扩大,它在展开,开始出现了一半是险恶性的乌云,一半是美丽的晴空相对峙的奇异景象,而很快,阳光就终于战胜了阴霾。一刹那间,云不见了,雨不见了,一眼望不尽的长空都红了,红得那样浓艳,那样闪亮。一切的一切,像浸在透明的红色水里,白杨树林,窗玻璃,我屋内的所有陈设,连同我,都红彤彤的了。
      ⑥就在这时候,一阵歌声,轻轻的,从遥远的年代,透过人世沉沦沧桑变迁,一下升上我的心头。啊,这歌声这样美,于是我的整个心灵随着这歌声在悠然飘扬飞荡了。这样一来,我的灵魂也染红了。而夕阳红得那样柔和、那样圣洁。恍然之间,我明白这是我童年唱过的歌,曾经震动了我天真、稚弱的心灵的歌。童年我会唱很多歌,但随着风雪的浸蚀,年月的消磨,我却忘记了。只有这一句,我永远不能忘记。在战火中,在跋涉中,在生死存亡的剧烈搏斗中,这一句歌,就这一句歌,在我记忆中,永远发光,永远美好,永远使我不断地想着辽阔、敞亮的远方。它是:夕阳红到无边。
      ⑦在那雨后出斜阳的暮天里,这一句歌,不但画出美的情景,也画出美的心境。我歌颂过日出的美,但这一回我领略着落日的美。落日,你像一团红彤彤燃烧的火,你连同我的热血和生命一道燃烧吧!你连同我的收获和希望一道燃烧吧!
      ⑧夕照中的西山才是美呢!
      ⑨夕照中的窗口才是美呢!
      ⑩这一切,使我明白一窗一世所鱼包的深意。(选自刘白羽《玻璃窗外》)
    1.作者在窗口看到过朝霞、月亮和夕阳,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概括文中这三种景物的主要特点。
      朝霞:_______________ 月亮:_______________  夕阳:_______________
    2.结合原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在窗口看朝霞和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对乌云、风雨、电闪和雷声的大段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夕阳红到无边”这句歌,作者为什么说“我永远不能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这一切,使我明白一窗一世所包含的深意。”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深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宋代王庭圭《二月二日出郊》描写了城里人出郊踏青春游所看到的春景风光,充满赞美之词。
    ②古往今来,春游冠得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春、寻春和探春。
    ③春游风俗,历史悠久。
    ④晚唐李商隐则以《二月二日》描写了成都踏青节盛况:“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⑤据典籍记载,春游远于春秋时期就已形成,以后代代相传,盛而不衰。
    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记述了春日里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划线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喻体,意思完整,句式相近。
      如果赋予城市以人格,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湛的少年;是位富于浪漫、才华横溢的诗人;是位器宇轩昂、顶天立的英雄;我说成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我又到了那座天桥上。站在天桥上盯着下面的十字路口,看着一条条街道,望着街道上涌动的人群,我更加迷茫:它们都通向哪里?他们都将去向哪里?我知道我正徘徊在人生的路口,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甚至都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为什么人生会有这么多‘十字路口’?在人生的路口我该何去何从?……”
      显然,在BBS上留下这段话的网友正经受着徘徊在人生路口而难以抉择的苦闷和痛苦。这种苦闷和痛苦也是绝大多数人曾经遭遇过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有着一个又一个路口。因此,即使我们的选择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必须要选择。
      其实,不正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在人生路口处的挣扎和徘徊,人才得以成长和成熟的吗?
      其实,也许正是在人生路口处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人生不同的厚度和高度。
      请以“在人生的路口”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