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B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悬(chuāi)    行霸道(héng) 长春藤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B.帘子(liáo)    罪行累(lèi) 抬轿子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C.衽(liǎn)   黄土(póu) 听诊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弱(guàn) 不羁(tuò)  擀面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古到今很多仁人志士,都不乏有不忘沟壑的精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虽然不会轻易的“客死他乡”,但是我们也要告诉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也要有“视死如归”的精神。
    B.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换门庭是不能济事的。
    C.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率尔操觚,使自己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D、奇执导的《2012》在全球公映,影片中用电脑技术制作的电光石火、山崩海啸的惊骇场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B.为适应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疆从2010年起将投入6.5亿元加大对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预计到2015年,可新增煤炭专业人才8万人。
    C.印尼沉船事故遇难人员家属14日对政府的搜救工作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政府仍然没有进行足够的搜救工作,不能因为借口天气恶劣就停止搜救。
    D.如果说他们已真正学好了理论,可以在培训班毕业了,不如说他们只学会了搞形象工程的空头理论而已。
  • 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原句衔接恰当的一项
    [     ]
    ①约翰弥尔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________,________。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近于正经的活人。
    ②青虫因为________,所以不动,但也因为________,所以不烂,直到她的子女孵化出来的时候,这食料还和被捕当日一样的新鲜。
    A.①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②不活不死 不死不活
    B.①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②不死不活 不活不死
    C.①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 ②不死不活 不活不死
    D.①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 ②不活不死 不死不活
◎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B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其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7)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1.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来的多元文化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和谐”与“文化”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展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城市”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中“大同社会”中描绘出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完全一致。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
    C.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 :“岂有刃盈尺而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
      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榜掠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阴县。县逋米数千石,岁责里胥代输,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通判杭州,江湖善溢,漂官民庐舍,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潮不为害。时王陶为属官,常以气犯府帅,吏或诉陶,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帅遂已。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知虔州,士大夫死岭外者,丧车自虔出,多弱子寡妇。良肱悉力振护,孤女无所依者,出俸钱嫁之。以母老,得知南康军。丁母忧,服除,为三司使判官。
      方关、陕用兵,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
      内府出腐币售三司,三司吏将受之,良肱独曰:“若赋诸军,军且怨;不则货诸民,民且病。请付文思院。”
      改知明州。朝廷方治汴渠,留提举汴河司。汴水淀淤,流且缓,执政主狭河议。良肱谓:“善治水者不与水争地。方冬水涸,宜自京左浚治,以及畿右,三年,可使水复行地中。”弗听。又议伐汴堤木以资狭河。良肱言:“自泗至京千余里,江、淮漕卒接踵,暑行多病渴,藉荫以休。又其根盘错,与堤为固,伐之不便。”屡争不能得,乃请不与其事。执政虽怒,竟不为屈。改太常少卿、知润州,迁光禄卿、知宣州,治为江东最。请老,提举洪州玉隆观,卒,年八十一。(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米数千石——逋:拖欠。
    B.岁责里胥代——输:缴纳。
    C.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上奏。
    D.不则货诸民,民且——病:困苦。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余良肱执政为民的一组是(     )
    ①白府请自捕逮 ②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 ③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
    ④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 ⑤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 ⑥议伐汴堤木以资狭河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良肱擅长断案。虽然被属县捉到的杀人疑凶已经认罪,但余良肱通过查验尸体和刀刃怀疑另有真凶,于是要求亲捕凶手,不久,果然捕获真凶。
    B.余良肱为人正直,坚持正义。属官王陶常常因为耿直触犯府帅,府帅趁有人控告王陶的机会,想要挟私恨查办他,余良肱反对这样做,使得府帅不再追究。
    C.余良肱体恤弱小。在任虔州知州期间,对于护送士大夫丧车经过虔州的弱子寡妇,他尽力救济,还拿出俸钱帮没有依靠的孤女出嫁。
    D.余良肱敢于直言。在朝廷治理汴渠时,作为提举汴河司,他多次对执政大臣的主张提出异议,执政大臣虽然生气,却始终不能使他屈服,最后只好采纳了他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3)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4)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5)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_____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_______________,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_______________,文武之道也。 (《礼记》)
◎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B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能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老哑巴的“春天”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说说“最惧怕春风的,奠过于积雪了”中“积雪”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表达了老哑巴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⑥⑦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据新华社报道,文化部在目前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中作出新规定: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未成年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每日8时-20时进入“网吧”,在线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仔细观察漫画,概括出寓意。要求: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勤”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要求作文。
      花的纤柔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驰是一种姿态,悠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
      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态是什么样的?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标题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