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高三语文高考仿真训练(一)B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参加本届西湖博览会的各省代表在浏览了新西湖的美景后不约而同地赞叹道:“西湖山水果然是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不愧是人间天堂啊。”
    B.近几年,各省市自主命题成为了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部分省市作文命题虽然越来越鲜活,却仍没跳出大而化之的圈子,很多命题缺乏实际价值。
    C.许多经济专家指出,皖江城市电子商务带发展论坛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论”完了就走,而是要通过论坛达成共识,搭建平台,最终变成实体的项目。
    D.虽说相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教科书是经过权威专家编订的,可信度高,但不能由此推论,教科书就必然不会出错,把里面的理论奉为圭臬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毁/掌而谈 龉/踽独行 吝/尘不染
    B.律/扣人心 候/箪壶浆 难/管窥
    C.包/安营量/揆情理 戏/横征暴
    D.贿绿林好汉 悍/炳千古 酒/涌澎湃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窗临湖开着,满眼波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构成了一帧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
    ①残夏时节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
    ②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
    ③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
    ④村得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
    ⑤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
    ⑥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
    A.⑥②④①⑤③
    B.⑥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①⑤⑥④②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瑞典国王因自己开车上下班饱受赞誉,而曾花15欧元乘坐廉价航班探亲的西班牙王后,更被视为欧洲王室节俭的榜样。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C.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政府采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
    D.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而且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
◎ 2011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高三语文高考仿真训练(一)B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又“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达夫所说“‘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有删改)
    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先秦之后的古代散文却完全淹没了自我,是没有“心”的应时之作。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像的成分。
    C.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家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贺不进士为是——举:推荐
    B.之以国家之典——稽:查核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矣——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超过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驳斥毁谤者观点的一组是(     )
    ① 律曰:“二名不偏讳”。②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③ 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④ 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⑤ 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⑥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对本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会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二名律”,也不违反“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
    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6)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7)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_____________,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 2011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高三语文高考仿真训练(一)B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选 择
    邹德学
      姥爷那年十六岁。
      十六岁的姥爷性情随和,还没啥自己的主见,在家都听爹娘的,出门全听兄长的,一直被人视为听话的好孩子,人们有啥事总乐意叫上他。
      那年过年前,三十多里外的刘庄搭台唱大戏,村里好些年轻人都赶去看热闹,姥爷也随人去了。回来时,姥爷跟四个人说说笑笑地一起走。谁知走着走着,天就变脸了,先是刮起呜呜的北风,卷得尘土细沙飞扬,落叶碎草漫天,人都没法睁眼。紧接着,云就像从天边赶来的羊群,从挤挤拥拥到一下铺开,眼看着就到了头顶,铺满整个天,并且越积越厚,越压越低,接着就散散落落地下起了雪,越下越大,越下越密。
      二柱哆嗦着一声喊:“雪怕是要下疯了,咱不能再走大道,太远,抄近道吧!”大伙一声应,想也没想,就抱着脑袋窜上了山间小路。
      山里的雪似乎小点,可谷里的风却特别厉害,劈头打脸地吹,一阵紧似一阵,鬼哭狼嚎般响,刮得人都跌跌冲冲站不稳脚。五个人没走多久就抗不住了。“不能再走了,快找个地方避避!”二柱大模大样地喊。五个人中他年龄最大,力气也最大,他早把自个当成了这伙兄弟中说一不二的领头人。“前面沟边有个山洞,我领你们去。”风里,三牛缩着脖子闷闷地应了一声,大伙就跟着他往前拱。
      山洞寻到了,很小,五个人进去都快挤满了。洞里没风没雪,也不太冷,更让人惊喜的是,不知什么人在里面落了一捆树枝。二柱点上火,就别提有多暖和多舒坦了。外面的风刮得更紧,大团大团的雪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直直往下掉,小道一下就被掩住了,看不清了。“二柱哥,咱还是趁早走吧。不能歇,歇了怕就走不出去了。”一向不大爱说话的丫头站在洞口,看着满天风雪突然说。丫头当然是个小子,他爹怕不好养,给他取了这么个贱名。丫头凡事爱琢磨,认准理就闷头做。二柱一向看不起丫头,嫌他没爷们气,这回见丫头跟他唱反调,顿时很不高兴,马上拉下脸来:“你要怕死,你就自个走吧。”“二柱哥,天真的很怪,雪只怕越下越大……”丫头结结巴巴地说,急得都冒汗珠子了。二柱手一甩,不让丫头往下说:“要走你走,我们不走。”这时,一直没吭声的姥爷开口说:“丫头哥说得对,咱是该走。”显然,没人料到一向顺从的姥爷会说出这样的话,大伙顿时一愣。二柱突然发起牛脾气:“走什么走?傻蛋才走!”三牛也嘟囔道:“就是嘛,烤着火又不冷,等雪小了再走嘛。”二柱又大吼起来:“你让他俩走!”
      话说到这份上,谁也不能再说啥了,就僵着。丫头终于一跺脚,扭头看看姥爷,拧身钻出洞去。姥爷看一眼外面的天,又看一眼二柱他们,说声“那我和丫头哥先走了”,毫不迟疑地闯进呼啸的风雪里。
      姥爷在将要出洞的那一瞬间,耳朵边好像听到了他爹常说的那句话:人哪,凡事自己得看准了,才不会吃亏
      掌灯时分,两人才跌跌撞撞回到村,都冻得腿打不得弯,话说不出来。
      那夜,大风呼呼地一直没歇过,大雪一直刷刷地没停过,老天冷得出奇。第二天晌午风雪小了点,村里的人趟着没大腿的深雪,随着姥爷和丫头到山里找人。山里的树上都压着厚厚的雪,小树都压趴了压没了,山崖上挂着粗粗的冰柱,有的大石头都冻裂了,脚一蹬就碎。好不容易摸到那山洞前,洞口却给雪堵住了,扒开后只见洞里四壁上也全是冰霜,柴早烧光了,三个人抱在一起,冻成了冰人……
      十六岁以后的姥爷,又爬过了无数沟沟坎坎,在东北的山村里一直活到了八十八岁。(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文中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描写恶劣的风雪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是五人出行去看戏,但没有单独写第五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某学生日常表现记录摘抄。请根据这些内容,用第二人称,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促进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
    (1)10月20日:在校运会上创造一百米和跳高两项校纪录。
    (2)11月10日:上午第一节课迟到。下午课外活动报名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训练。
    (3)12月3日:下午第二节生物课打瞌睡。下午第三节课,语文老师宣读了他的一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演讲作品。
    (4)1月3日:在高三一诊模拟考试中作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
      3月19日,法国战机打响了空袭利比亚的第一炮。对于法国的单干行动,法国外长朱佩强调说,如果北约领导此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反感。事实上,法国打头阵是其对自身利益诉求的结果。在利比亚发生动乱后不久,法国就宣布承认利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人民的唯一合法机构”。法国如果不带头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其在利比亚的利益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今年,作为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法国想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进一步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法国如能主导利比亚战局向其有利的方向发展,对于现任总统萨科齐明年的大选十分重要。
    答: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有(每条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一弯池塘,如果你甘于沉寂,终将成为要潭死水;
    平凡是一株野花,只要你愿意绽放,也会成就一抹绚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走路时,不要横向一边,也不要沿着湿漉漉的岩石。”母蟹对幼蟹说。“如果你想教我的话,不妨你自己先直着走路,我一定仔细观察,照你的样子去做。”幼蟹说。
      当你在生活、工作中指责他人过失时,必须自身举止端正,非此不足以说教布道。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